未雨绸缪 商标先行

合作伙伴商标注册

  随着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中国茶饮品牌在海外上市,中国品牌“出海”的步伐愈加频繁,正逐步吸引全球的目光。近期,有外媒评价中国茶饮品牌“出海”,中国产品已经告别复刻西方品牌的时代。在不久前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的解读道出了各中缘由:中国品牌凭借科技含量、文化底蕴、设计灵感以及融通中外的情感价值,正在赢得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的青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这也得益于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和长期的创新研发。

  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商标保护不容忽视。中国品牌发展到“出海”这一阶段,往往会遭遇一大“拦路虎”——海外商标抢注。近日中华商标协会商标海外维权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华商标协会会员企业2024年度国际商标监测预警报告》显示,以申请日在2024年为准,在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商标国际监测,中华商标协会的313家会员企业中59家知名企业的商标有被抢注记录,年度被抢注比例为19%;2023年的被抢注企业数量为38家,同比增加55%。

  不少案例表明,当中国品牌的商誉不断积累,当世界的目光逐渐转向中国,无论企业是否有“出海”计划,商标在海外被抢注问题都随之而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品牌未来发展的进程。在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企业应提前关注海外商标布局,为长远发展之路扫清障碍。

  当企业进入“出海”阶段,商标在目标市场遭遇抢注,企业在目标市场拓展业务就会面临法律风险。在商标被抢注的被动局面下,要想继续在目标地开展经营,企业只能抛弃长期积累的商誉“另起炉灶”或以购买、法律程序追回等方式重新获得被抢注商标,耗费大量金钱和精力。例如,瑞幸咖啡在泰国遭抢注,历时3年,终于在今年赢得在泰国的“商标战”。虽然最终商标回到自己手中,但3年间企业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员成本,一度遭遇败诉的结果,更阻碍了品牌在当地的发展。如果瑞幸能够在品牌打造时提前进行商标布局,则能够避免“陷阱”,在当地获得更好的品牌发展。

  中国潮玩风靡世界、中国茶饮海外上市……如今,中国品牌逐渐站在国际舞台的中央。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品牌必须未雨绸缪,将眼光放得更长更远,做好海外商标布局,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合作伙伴商标注册

Tags: 未雨绸缪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