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三年“丢”了一半商标

注册商标的拥有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驰名、著名商标的多少,体现着该地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然而笔者近日发现,甘肃省企业拥有的注册商标不仅数量少,而且因为各种原因流失的也比较严重,这给该省企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平均11户企业拥有1件注册商标
  
    笔者从甘肃省工商局商广处获悉,目前该省实际有效商标共有10547件,约占全国注册商标总数的0.35%,平均近11户企业才拥有1件注册商标。
  
    除了注册商标总量少之外,该省驰名、著名商标占有量也很少。截至2009年3月底,全省认定“甘肃省著名商标”238件,占全国有效商标的2.26%,全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7件(其中司法认定4件),占全国有效商标的0.07%。
  
    在这10547件有效商标中,企业商标注册量占有效商标总数的76%,自然人商标注册量占有效商标数的24%;已列入商标局审查的,企业商标申请数占申请总数的66.29%,自然人申请商标数占申请总数的33.71%。商标注册量较高的类别都为一般性产品(服务),高端产品(服务)商标注册量较小,国有、集体企业商标注册量下滑,自然人商标注册量猛增。
  
    至少有一半注册商标在“睡大觉”
  
    作为甘肃省会城市的兰州,注册商标现状如何?笔者从兰州市商标协会商标维权中心获悉,目前兰州市城关、七里河、安宁3个区已经在国内注册商标3000多个,而这一数字在3年前却为6000多个。据分析,兰州市注册商标之所以锐减,其原因一是商标还在有效期限内时,但商标持有人却无法查找;二是因为城市改造和城市拆建,原有的地址已不存在;三是商标持有人的地址发生了变化,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四是有的是商标到期后未及时续办相关手续。
  
    另据了解,兰州市目前的商标使用情况也不容乐观,至少有一半注册商标在“睡大觉”。
  
    多种原因导致商标流失严重
  
    据甘肃省工商局商广处一位工作人员分析,目前造成该省注册商标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企业改制改革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因此产生了大量闲置商标,使不少商标未能按期办理续展注册或直接放弃,造成失效;国家商标注册制度改革后,各级工商局、商标协会基本不掌握辖区商标的注册、续展、变更、许可、闲置、失效、国外商标注册使用等信息;工商部门、商标协会监管、服务不到位,无法告知企业相关信息致使商标失效;监管人员对商标知识缺乏,对辖区企业所涉及的商标注册、使用、管理、维权等指导服务不到位;部分企业内部商标管理机构、制度不健全,缺少专职商标管理人员,对“商标策略”缺乏认识致使商标失效。
  
    据甘肃省工商局商广处初步推算,该省企业商标失效成本总价约600多万元,近年来流入青海、陕西、北京等省市的商标代理量占流失总数的1/3左右。另外,该省商标代理机构的诚信度和服务意识也有待提高。去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公布了全国代理机构未及时上缴商标规费的有360家,其中甘肃省有4家,占全省商标代理机构总数的30.77%。
  
    企业商标维权意识有待提高
  
    据甘肃省长期从事商标维权工作的律师贺文龙介绍,目前在该省屡屡发生商标被侵权或者被抢注的现象,像“丹马”、“马子禄”、“西北名流”、“忠华”、“壹加壹”等商标,在省内外多次被侵权,“敦煌”、“甘农大”等被抢注,这给当事企业和单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贺律师说,目前甘肃省注册商标数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相当一部分企业商标策略运用不当,企业商标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客观上助长了侵权行为的屡屡发生。
  
    为了加强甘肃省企业的商标意识,增加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该省首次就商标保护事宜立法,甘肃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甘肃省著名商标保护条例》,并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规定,对侵犯著名商标专用权者最高可罚10万元。只要是该省行政区域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晓,并经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注册商标,都在保护之列。

Tags: 兰州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