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拉面,请摘下“兰州”招牌

   
    3月4日,青海化隆拉面正式进入上海世博会中华美食街,成为在世博会亮相的青海美食的代表。可以说,这是化隆拉面的一次胜利。然而,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甚至在省城西宁的很多街道里,化隆人开的拉面馆,很多挂的却是兰州牛肉面的牌子。

  为别人做嫁衣

  3月7日,上海。

  马学军带着我们走街串巷,一一指出哪家兰州拉面馆的经营者是青海化隆人。他越指越多,语气里也透出许多的无奈和尴尬。马学军是上海伊清斋清真餐饮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前不久,他的公司被推荐代表青海地方餐饮正式入驻上海世博会中华美食街。

  在上海经营化隆拉面馆十几年,从刚开始的一间小铺面发展到现在的数家分店,马学军的化隆拉面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大,可青海化隆拉面这块牌子没有变过。令他高兴的是,很多同乡也已经看到了这个商机,到大城市开拉面馆,成为化隆劳务输出的主力。可高兴过后,他更多的是担忧。因为很多同乡开的拉面馆挂的并不是青海化隆拉面的牌子,而是用兰州拉面的牌子。他想不通,我们的好东西,为什么要用别人的牌子。”

  用兰州拉面的牌子做生意,尽管可以带来眼前的收益,但久而久之,会对青海化隆拉面的品牌带来伤害。这是马学军最担心的。

   缺乏信心是症结所在

  其实,这些年来,化隆回族自治县在培育化隆牛肉拉面品牌方面做了诸多努力。2004年,化隆县政府为了把已形成的特色产业纳入法律保护,在国家工商行政部门申请注册了化隆牛肉拉面”商标。同时还对拉面馆实行统一装饰风格、统一店员服饰、统一拉面简介、统一店名牌匾”为内容的四统一”工作,以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在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也有了‘化隆牛肉拉面’的一席之地。”化隆县县委书记傅增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还介绍,全国大约有化隆牛肉拉面馆9600多家,从业人员近6.5万人,年收入在3.4亿元左右。

  目前,化隆县政府正在努力推广四统一”工作,并制定了使全国各大中城市四统一”店面比例达到20的目标。

  马学军和化隆县政府想到了一块。这些年,马学军一直想让同乡们一起挂起青海化隆拉面的牌子。可是他发现,这项工作实施起来很难。很多人问我,我现在用兰州拉面的牌子做生意,换成化隆拉面后,要是第二天没有客人了怎么办?”马学军说,这是同乡问他问得最多的问题。然而,他也是一名拉面馆老板,无法作出保证。

  透过他的担忧,我们看到的是经营者对化隆拉面品牌缺乏信心。

  世博会是走出窘境的良机

  我们要做正宗的青海美食,做出正宗的青海化隆拉面。”这是青海化隆拉面入驻上海世博会中华美食街之后,马学军想做的事。但他又遇到了一些难题。由于世博会相关规定的限制,原料加工的工作由上海世博局另派单位完成,他只能使用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很多青海特色小吃就没有办法做了。”马学军正在努力和上海世博局协商,看能不能允许他的员工参与到原料加工的工作中。

  尽管如此,马学军仍然认为,青海化隆拉面进入上海世博会是帮助青海化隆拉面经营者树立信心的一次良机。这说明我们的拉面不比别人的差,甚至还要好一些!”马学军带领我们参观他的青海化隆拉面馆,为我们详细介绍青海化隆拉面的独到之处。青海化隆拉面采用的青藏高原牦牛肉、牛油和牛骨熬汤,这正是它的特色所在,这也是其他地方小吃无法比拟和复制的。我们的原料都是从青海运过来的。”马学军说,保证质量是做大做强品牌的前提。

  根据上海世博会7000万人次的预计参观人数,马学军估计,哪怕只吃午餐,也将给中华美食街青海美食带来至少20万人次的顾客。这将是青海化隆拉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独特魅力的良机。他已经请人做了两套宣传材料,准备上交上海世博局供他们选择。青海化隆拉面的牌子硬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来经营。看到收益,就能看到更多的青海化隆拉面的牌子挂起来!”马学军说。

  作为一个生意人,他深知品牌的重要性。我们的劳务输出一旦形成品牌,在特定地域比如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开拓市场的成本就会降低,这是最大的好处。大家挂兰州拉面的牌子,原因之一也是为了降低市场成本和风险。此外,品牌对降低劳务输出的盲目性和其他劳动权益的维护都有帮助,而且,我们还能相互照应,共同维护权益。”马学军说。

Tags: 兰州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