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外,安陆市李白纪念馆有关负责人也辩称,李白的许多名篇佳作诞生于此,如《静夜思》、《蜀道难》、《行路难》等,这里是李白全面接触唐朝社会的开始,是他以诗文名扬天下的起点,研究李白,安陆是绕不开的一处。他在四川反而罕有有影响力的作品。李白在安陆留下了十八处足迹,而安陆回馈的是多部研究专着。安陆方面遂得出结论:安陆对李白影响巨大,有李白研究的大量成果,江油不该绑架名人”,独霸李白故里”。对此,应从商标法内外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方面,判断名人故里以在何地佳作诞生”、名扬天下”、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充其量只是一家之言。但即便是一家之言”,也颇值推敲。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故里”有两层含义,一为故乡”,二为老家”;而故乡”则有三层含义,一为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二为家乡”,三为老家”。因此,以著作写作地、名声发扬地等作为故里”判断标准,显然已脱离故里”之本意。注5更何况,诗仙在安陆写下了五言绝句《静夜思》,其中低头思故乡”一句至少说明李白本人在安陆生活时思念过他的故乡”。
这只是在商标法之外作出的多余分析,但在另一方面,从商标法的角度观察,有人以安陆对李白影响巨大,有李白研究的大量成果”而得出江油不该‘绑架名人’,独霸‘李白故里’”的结论,是有违商标法原理的。如果李白故里”未成为注册商标,因故里”判断标准的不统一及李白出生地尚无权威学说等不确定因素,江油独霸李白故里”确实会有争议,但当江油方面已经将李白故里”申请核准为注册商标之后,其独霸李白故里”就名正言顺了。因为,作为商标权的知识产权,本身就有专有性、垄断性的显著特征。独霸李白故里”,是商标专用权人的权利,在法律上应受保护,而不是应受谴责。质言之,江油独霸李白故里”于法有据,属于依法独霸。
利益之争不应践踏权利保护区
事实上,从商标法的角度分析,李白故里”之争的驱动,并非源于对李白真实故里的考究,而是源于商标权的财产性价值。商标的历史可与世界各文明古国的发展相联系,如古埃及的出土文物表明人类使用标记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但与早期的商品标记相比,现代意义上的商标已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标记,而成为一种转让的工业产权,是受法律保护的无形财产。注6法国学者卢贝尔甚至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顾客权利”,权利人要求商标权或标记权的目的是为了借助自己对该非物质财产的权利去吸引或征服顾客,谁能以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吸引更多的顾客,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取胜。但是,作为商标权的知识产权具有垄断性,即专有性、独占性。就一个商标标识,因为可以同时存在多个使用关系,所以商标权的排他性必须由法律特别赋予,与一般物权所具有的自然的、完全的排他性不同,商标权(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则是人为的、不完全的。一言以蔽之,商标是公开的,但商标权却是垄断的。
应该说,弘扬李白文化,传承李白诗词,是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尽的文化责任。无论是江油还是安陆,都有义务尽其职责。但经济唱戏往往需要文化搭台,当文化资源沦落为经济利益的互易品或摇钱树”之后,所谓的故里”之争,对市民来说,也许尚存或者说更是一种文化情感,但对政府、对企业来说,可能即不再单纯是一种文化保护,而几乎完全退化为一种利益之争了。但文化情感也好,利益之争也罢,均不应侵占或者践踏权利保护区。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目标实现过程中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团体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所应牢记并践行的权利意识。诸如城市宣传、城市商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故里等涉及城市营销及文化的事实关系,有立法必要的环节应通过完善立法加以彰显权利保护的理念;在现有立法的框架内,无论是执法权限的掌握者还是守法义务的承担者,都应该尊重法律权威,维护权利保护区的法治秩序。
总之,诗仙李白酒瘾安陆,蹉跎十年”,娶妻生子,安家居住,算是湖北的上门女婿,自己也甚至曾交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注7在故里”究为何意尚无权威学说之前,安陆宣称其为李白故里,或与江油共享李白故里的文化定位,在城市文化上难断对错。然而,在法律特别是商标法的视野里,江油方面已注册了李白故里”商标,取得了注册商标专用权,那么,任何个人和组织未经许可擅自不当使用,就触及了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从而构成商标侵权,理应承担停止侵权等法律责任。这就是中国商标法:谁注册谁有权,谁有权保护谁。
注释:
注1 摘自四川新闻网,2009年9月24日。荆楚网,2009年9月24日。
注2 一是蜀中说。明代杨慎引《成都古今记》说李白出生于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即今四川江油县),主要是根据唐代李阳冰的《草堂集序》和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李白的父亲于神龙元年,从被流放的焉耆国都逃回四川,此年李白诞生。参见郑畅:《李白究竟出生在哪里》,载《四川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二是条支说。认为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赠崔谘议》、《千里思》等诗中景物,只在条支才有,证明李白出生地是条支(今阿富汗的加兹尼)。参见刘竹友:《李白出生地是条支》,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2期;三是西域焉耆碎叶说。认为李白生于焉耆碎叶城(今新疆博斯腾湖畔的库尔勒),李诗《战城南》中的条支海,当是博腾斯湖。参见李从军:《李白出生地考异》》(《李白考异录》,齐鲁书社1986年版);四是中亚碎叶说。参见郁贤皓:《李白出生地究竟在哪里》,载《文史知识》,1983年第2期。
注3 笔者个人认为,以曾居住某地作为故里”判断标准并不科学。一是因为故里”应具有唯一性,不应呈现出多样性。所谓第二故乡”之说,并非陈述故乡可有多个,而更是在表达说者对第二故乡”的生活、工作、居住等活动的客观陈述或者情感抒发。二是因为以曾经居住地作为标准,存在居住生活时间长短上的判断问题,即究竟居住生活多长时间才能算作故里”也会存在争议。三是即便否认故里”唯一性,且以曾经居住地作为标准,但对于经历多个居住地者则因为有多个故里”,从而导致处处皆故里”,最终使故里”一词及其涵义失去存在和讨论意义。顺便提及,如果本文作者未来创造大事业、收获大成就、修成大名人,后世可在我曾居住之地保存、重建土生阿耿故居”,不管多少,只要符合居住事实,均不会招我不满;但若对土生阿耿故里”也争来争去,甚至以曾经居住或者学习、工作等活动地为标准,那么,我的故里”可能也会不少,除了我的出生地及少年时代活动地且长达二十年的山东沂源之外,求学烟台,寂寞四年”的烟台市、南下上海,蹉跎十年”的上海市,以及将来可能的北漂首都,沉静四年”的北京市,或者更多的流浪地,都会成为土生阿耿故里”,如此一来,我也就没有所谓故里”了。因此,千年之后,上海市万一在全国城市领头羊地位消失而落寞为无名小镇时,如果也像湖北安陆的城市营销战略一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打出城市营销广告古代东方明珠,土生阿耿故里,中国上海欢迎您”,那么,先不管我的故里”山东沂源是否答应,单是我的不朽灵魂也不会买账。因此,就我个人观点来看,故里”具有唯一性,且不能以曾经居住地作为宽泛的判断和识别标准。当然,此处注释只是顺便提及,其并非本文的研究对象和写作任务。
注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注5 仍然以本文作者为例。按照注释2所言,若果然有一天我创造大事业、收获大成就、修成大名人”,有人以我主要作品在上海创作、以我名声在上海生活时发扬等为根据,主张或力倡土生阿耿故里”不是沂源而是上海,我想,我的灵魂是不会答应的。
注6 林嘉主编:《外国民商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注7 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李白写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楚狂人系指陆接舆,楚国狂人,曾狂歌而过孔丘,劝他不要做官。文学评论认为,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 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更加迫切了。但有学者以此句证明李白故乡为湖北安陆,笔者以为单以此句不足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