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节目因打造“梦想方舟”涉嫌侵犯商标权,被江苏梦想方舟儿童体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3月19日记者获悉,杭州市西湖区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梦想方舟”商标权含节目制作
据江苏梦想方舟儿童体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方一焱介绍,该公司涵盖儿童职业体验城、儿童教育游戏软件、儿童产品开发、儿童课外教育等项目。投资近1亿元的公司连锁品牌“梦想方舟儿童职业生活体验城”的第一家旗舰店在锡成立以来,已接待家长和儿童近10万人次。该公司还计划在3年内,在全国主要城市开设3家“梦想方舟”分店。方一焱强调,除了近亿元的资金投入,公司品牌中心配备100多名动漫、美术设计、策划、玩具设计开发等专业人员,在2年时间内开发出为“梦想方舟”系列产品配套的3000多个企业标识、卡通形象、玩具作品。
而江苏梦想方舟儿童体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方——南京三盟投资有限公司在2010年就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了注册商标,使用期限为2011年2月26日-2021年2月27日。记者在国家商标网梦想方舟商标权公示上看到,注册类别包括“教育、培训、组织教育或娱乐竞赛、书籍出版、节目制作、文娱活动”等10多个类别的商标专有权利。
2011年,南京三盟投资有限公司向国家商标总局提出申请,申请将“梦想方舟”的商标权转让给江苏梦想方舟儿童体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6月1日,国家商标总局正式受理。由于商标转让需要半年的公示期,2011年12月20日,南京三盟投资有限公司与江苏梦想方舟儿童体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授权江苏梦想方舟儿童体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独占使用“梦想方舟”商标。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19日,国家商标总局还未正式批复商标转让的申请。
原告称公司利益受影响
记者了解到,此次梦想方舟起诉浙江卫视的起因是,2011年11月30日,《中国梦想秀》节目组启动浙江卫视的造星计划——“梦想方舟”。2011年12月9日,浙江卫视负责人在接受腾讯网采访中表示,“浙江卫视梦想方舟并不仅仅是个名称,而是实实在在的将有一艘真正的以梦想方舟命名的豪华游轮亮相,并将进行文化梦想—玛雅(起点)、足球梦想—里约热内卢、时尚梦想—米兰、音乐梦想—维也纳、电影梦想—好莱坞、爱情梦想—马尔代夫、大自然梦想—南非、2012终极梦想—西藏”的环球旅游。节目组斥400万巨资打造的梦想方舟进行了三个星期的抢船票活动,在2011年至2012年的跨年之夜,浙江卫视“中国蓝梦想方舟号”在香港启航。
“从去年11月30日浙江卫视梦想方舟活动启动宣传后,我们梦想方舟就开始受到巨大影响。”据方一焱介绍,在浙江卫视该活动宣传前,通过百度可搜索“梦想方舟”大约有7万条关联信息,基本都是该公司儿童体验教育的内容。而浙江卫视活动启动后,凭借浙江卫视强大的媒体影响力,短短20天,百度中搜索“梦想方舟”已猛增加到158万条,几乎都是全国各大网站转载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打造真实版梦想方舟”的新闻报道,而无锡梦想方舟原有网页内容(官网活动介绍等)则全部“下沉”。该公司当时与无锡市文明办、无锡市妇联、无锡市学前教育中心、关爱儿童成长基金联合主办的慈善活动“无锡公益宝贝集结号”网络评选活动,也因为许多学生家长无法通过搜索引擎找到梦想方舟的网页而受到影响。
3月15日已正式立案
方一焱透露,在发现浙江卫视侵权后,梦想方舟在2011年12月27日委托律师与浙江卫视交涉,要求其停止侵犯该公司的商标权,至今浙江卫视没有任何回应。“在浙江卫视跨年晚会第229分钟的香港分会场,浙江卫视女主持人依然在高喊‘让我们相聚在梦想方舟上’。
直到现在,浙江卫视官网‘2012梦想方舟谁有船票’的网页仍未下线,公司最后做出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的决定。”方一焱说。
而据江苏梦想方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26日,江苏梦想方舟已经对浙江卫视的主管部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提起民事诉讼,接受诉讼的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3月15日已经立案审理。同时,法院给被告方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发出了诉讼函,要求其在一个星期之内做出答复,然后再确定开庭时间。此次梦想方舟起诉浙江卫视,提出了赔礼道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若干诉讼请求。
方一焱强调,浙江卫视“梦想方舟”选秀活动,已依托浙江卫视上星卫视的强大影响力成为全国知名电视娱乐品牌,这将威胁梦想方舟儿童体验式教育未来的网游、玩具等衍生产品面向全国的推广、招商活动,给梦想方舟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梦想方舟提出向浙江卫视索赔的要求。
相送链接 经典案例
2003年7月9日,北京星光大道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商标“星光大道”,计划用于“组织竞赛”(教育或娱乐)服务项目上。
2005年1月7日,星光公司的商标注册申请获得初审通过,在此后3个月异议期的最后一天,央视向商标局就“星光大道”的商标注册提出异议。央视的异议被驳回后,央视又申请复议,要求该商标不予通过审批。2011年3月,央视的复议再度被驳回。央视将商评委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商评委的裁定。北京一中院一审认定,央视该节目开播“落后于”同名商标的注册,在先使用的说法难以成立,因此判决央视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