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纵湖”败给“陈长荣”地名品牌保护亟待引重视

  陈长荣牌大闸蟹是产自江苏盐城当地著名生态湖区大纵湖的水产名牌,如今在江苏盐城市场上几乎成了大纵湖大闸蟹的代名词。可是,就连许多盐城人都不知道,大纵湖还出产大纵湖牌大闸蟹。不过,这个几年前由当地政府注册的地名商标,几经辗转,如今因千家万户无序使用,已经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名牌。

  陈长荣”为何打败了大纵湖”?

  原来,大纵湖牌大闸蟹曾经是大纵湖镇多种经营公司注册所有的地名品牌,一度在国内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凯文公司收购了濒临倒闭的大纵湖多种经营公司,对大纵湖品牌10多个类别的商标进行全方位注册,可以在近千种商品上使用,包括本地出产的水产品、大米和蔬菜,还有自己开发的白酒、啤酒、饮用水以及连锁酒店、景区农家游乐园等。一时间,大纵湖”成为农贸市场上人人可打、处处可打的品牌,渐渐失去了名牌的光环。

  在此过程中,曾经的水产经营户陈长荣却看准商机,自己到大纵湖承包鱼塘养起了清水大闸蟹,并于2005年以自己的姓名注册了陈长荣”商标,随即将多家专卖店开到了盐城街头,逐渐成为消费者信赖的名牌。

  作为经纪人出身的陈长荣,对企业的经营有一套自己的想法。首先信誉第一,这位农民模样的企业家开口就是质量求生存、品牌求发展”。他决定开设专卖店,我最好的螃蟹才放到专卖店出售,二级三级的放到外地批发,目的就是打出我专卖店的品牌。”而各种宣传策划手段也接二连三推出,几年下来,如今的陈长荣”专卖店,已成为盐城人购买正宗大纵湖螃蟹的首选之地。

  而大纵湖”作为自己的品牌,为什么放任别人无序使用?凯文公司负责人薛伟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对记者表示,企业先期对做强大纵湖牌大闸蟹投入不少,但大纵湖的养殖户纷纷使用,而且用得理直气壮。品牌维护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我说话养殖户不听,找工商部门,他们也没有办法。现在已不想再在这方面投入了。”

  事实上,近年因地名商标引发的纠纷不少:今年初,两家同样坐落于灌南县汤沟镇的酒厂因为汤沟”两字的使用对簿公堂。还有,名不见经传的溧阳天目湖白茶近年异军突起后,不少茶农反映,天目湖白茶商标是市政府注册的,我们的茶园也在天目湖边,凭什么只准几家大茶场用?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茶农得益?

  地名品牌到底该如何保护和发展?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周应恒认为,地名品牌看上去是个泛概念,因此很容易遭到滥用。但是,从国外来看,地理标志产品很受推崇,就是因为地域标志即意味着产品的特有声誉和身价。问题在于,政府部门和品牌所有人应合力做好品牌维护,整个社会又有法可循,有法必依。事实上,中国在这方面还有不少的课要补。”

Tags: 品牌保护  陈长荣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