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最近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传出喜讯,截至9月15日,商标注册申请审查量达到100.5万件,突破百万大关。至此,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审查量和有效注册商标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商标大国。这是我国商标事业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成果。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局长李建昌。
国家工商总局十分重视商标工作。2007年3月,总局党组将加快商标审查和评审列为总局8项重点工作之首,提出了“一个依靠”(依靠商标局和商评委的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四个借助”(借助全国工商系统力量、借助商标代理机构力量、借助社会力量、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及“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依法办事,加强廉政,提高效率”的总体改革思路,明确了“3年解决积压、5年达到国际水平”的“三五目标”。“这一数字说明了我们在今年8个半月,完成了以前3年零3个月的商标审查工作量,标志着我们的商标审查能力大大提高,标志着实现‘三五目标’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为到2010年解决商标审查积压、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缩短一年之内,2012年使我国商标事业达到国际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建昌激动地说。
在谈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时,李建昌说:“国家工商总局党组采取了增加商标局审查处室、招聘300名商标审查辅助人员、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绩效管理等重大措施。工商总局与商标局签订责任书,以确保实现工作目标。在总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总局各司局、直属单位、全国工商系统全力帮助和协作下,经商标局全体同志的辛勤工作,解决商标审查积压问题才取得突破性进展。”他还介绍说,去年的加快商标审查工作已初见成效,2008年商标局完成商标审查75万件,比2007年翻了一番,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第一次商标注册审查量超过当年申请量的历史性转变。“在注册商标申请审查量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我们同样重视商标审查质量。”李建昌说。据了解,商标局实行了审查员初审、处级干部复核、处长审签的商标三级审查工作机制,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负责质量监管的处室,同时设专职质量管理员。商标局组织进行了7次质量抽检,合格率98%以上。
面对成绩,李建昌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突破百万大关令人鼓舞,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虽是商标大国,还不是商标强国。商标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空间无限、大有可为,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表示,要把突破百万大关作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继续以“三五目标”为总体目标,在确保质量前提下,继续加快商标审查,确保完成2009年审查130万件商标注册申请、商标审查周期由30个月缩短到19个月的任务,确保明年完成审查140万件,审查周期缩短到一年之内,彻底解决商标审查积压问题,达到国际水平。
李建昌还表示,在确保审查质量、全力以赴加快商标审查的同时,商标局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地方商标战略实施的指导,稳步推进《商标法》的修订工作,加大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商标“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商标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商标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发展空间,开创商标工作的新局面,为早日实现我国由商标大国向商标强国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