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北京市商标战略促进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商标战略不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进一步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精神、推进创新型经济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解决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北京市工商局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强化职能作用,充分完善服务体系,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充分发挥商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构建商标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切实促进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打击商标奥标侵权行为,营造良好商标战略保护氛围

  作为29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市奥运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一直是西方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北京市工商局监管的重点。奥运会之前,王岐山副总理曾亲自到北京调研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平安奥运”工作方案和工商总局奥运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平安奥运”这个中心任务,北京市工商局按照“严整、严防、严控”三个阶段的安排,全方位组织开展了保护奥运知识产权各项行动,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总体上,北京奥运知识产权保障工作做到了“三个满意一个转变”:一是IOC(国际奥委会)满意,有官员表示,这是奥运史上遏制隐性市场侵权行为做得最好的一次;二是北京奥组委满意,对北京市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案件情况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三是奥运会合作伙伴、赞助商满意,认为奥运期间北京的知识产权工作卓有成效。媒体方面也出现了一个可喜的转变:国际报道趋向于正面信息,特别是称赞秀水、红桥等市场成为以经营民族品牌为主的特色市场。

  北京奥运会已平安、顺利、圆满地闭幕了,今年北京市工商局将进一步加大商标执法力度,巩固后奥运时期保护商标知识产权的成果,在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过程中,严格维护和执行《商标法》、《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打击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使其核心竞争能力和权益不受侵害2008年全系统商标监管部门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292件,罚没款2650万元,均达到了商标监管历史的最高水平。

  二、以商标授权经营制度为基础,构建商标战略长效监管机制

  近年来,在推行商标授权经营制度中,北京市工商局针对暴露出的新问题,结合总局周伯华局长提出的“四个转变”要求,不断探索应对机制,逐步构建长效监管模式。目前,北京市工商局在部分辖区有形市场内搭建了以商标授权经营制度为基础的“145”监管体系。

  (一)搭建一个商标授权经营动态管理平台,实现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1”是运用科技手段实现长效监管,搭建一个商标授权经营动态管理平台,实现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目前北京市工商局已经开发运行了商标授权经营电子化监管系统,搭建了市局、分局、市场三级的电子数据管理网络,在部分辖区有形市场进行试应用。

  (二)明确四方责任,确保有效施行

  “4”是明确四方责任。一是明确科、所监管责任,合理划分科所监管职责,确保有效管理。二是明确市场主办方依法经营管理的责任,树立市场主办方第一责任人意识。三是明确市场商户守法经营的责任。四是明确消费者责任,树立诚信消费意识。

  (三)建立五项制度,形成长效监管

  “5”是建立五项制度形成长效监管。一是建立市场商标风险监管制度,实现重点监管。二是建立案件线索倒查建议制度,重点打击售假源头。三是建立风险商标商品提示制度,推进商户销售转型。四是建立入场商品商标信息、商户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商户自律。五是建立市场品牌建设制度,提高市场主体竞争实力。

  三、加强对农副产品商标的帮扶,落实商标富农战略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重点。北京市虽然不以农业为主,但要建设好全国首善之区,必须抓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这个事关全局的大事。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涉农商标建设,发挥商标富农作用是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北京市工商局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和规范管理为重点,有目的地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是制定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和集体商标培育工作计划,鼓励指导涉农企业、农民群众及有关协会组织注册和规范使用涉农商标。二是借鉴涉农商标的成功经验,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特点,重点打造“公司商标农户商场”模式的企业。三是引导优势农产品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指导其培育著名商标或注册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培育区域经济龙头。四是通过提高农民商标意识,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商标在集聚要素、整合资源,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四、发挥行政指导,支持企业利用商标战略参与市场竞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北京经济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市政府《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的方针为首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北京市工商局在指导企业进行商标注册、支持企业利用商标战略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北京的商标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9年5月,全市已有注册商标16.5万件。驰名商标和北京市著名商标458件(其中著名商标377件,驰名商标81件),驰著名商标与各类经济主体总量的比值为1:2900。 2008年全市驰著名商标企业销售总额近15000亿元,带动就业78.5万人,其中北京籍雇员33万人,共纳税(含国税、地税)624亿元,占全市国税、地税总额的11%。

  北京市工商局通过大力培育驰著名商标,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在指导企业培育驰著名商标的原则上,坚持“扶持、培育、推荐相结合”,指导企业加强内部商标管理,推动企业开展科技与服务创新,提升附加值和品牌美誉度。各级商标管理部门对辖区内优势、传统产业和有竞争潜力企业进行了指导并制定培育计划。同时根据企业发展和争创的实际适时调整,区别不同行业、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育引导措施,建立培育梯队,保证了创建格局的科学、有序和完整。目前已完成了“十一五”北京市著名商标500件工作目标的75%。

  二是在指导企业培育驰著名商标的布局上,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作用,把组织培育重点放在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企业上,鼓励其在产业链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以其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引导中小企业为其配套,形成以驰著名商标企业为核心、相关中小企业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在指导企业培育驰著名商标的方法上,及时总结推广企业成功经验,树立行业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的开展。工商部门采取座谈、授课、研讨、走访等多种形式宣传商标法律法规,不断提升驰著名商标企业的商标法律意识,使企业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是增强其竞争力、提升品牌含金量的关键。

  四是发挥驰著名商标企业的引领作用,支持企业发挥品牌效益,拓宽融资渠道。面对新的经济形式,为了进一步缓解企业资金短缺困难,北京市工商局启动了中小企业商标质押贷款工作,进一步盘活商标无形资产,支持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针对辖区商标注册数量和驰著名商标企业情况,进行分析走访,主动与相关银行协调有关的操作规程;积极协调相关政府部门了解有关惠企政策;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积极鼓励企业实现商标无形资产向有形价值的转化,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开辟新途径,近年来实现商标权质押3.7亿元、授信企业29家,其中今年上半年商标权质押贷款1.03亿元、授信企业6家。

  综上所诉,商标工作作为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作为企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工商部门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自我发展与提升的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此,北京市工商局将继续通过大力实施商标战略,使工商部门的作为空间不断拓展,职能定位更加清晰,监管理念更加科学,为首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Tags: 首都  战略  北京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