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国家商标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得知,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次进入马德里体系申请量世界前十名的企业,其申请量居各国申请人第八位。据悉,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浙江企业更加注重对国际商标的抢注,营销未动注册先行成为制胜法门。
困境中国品牌遭遇“洋强盗”
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但接踵而至的是大量民族品牌、自主品牌在国外遭遇恶意抢注。 翻开企业因忽略国际商标注册痛失市场的这本帐,“英雄”牌钢笔在日本被抢注;杭州龙井在日本打开市场后,被日商抢注商标;“中策”橡胶曾先后在尼日利亚、印度、智利、美国等8个国家被抢注……这种知识产权纠纷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海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记者也了解到,这些年来,不仅“同仁堂”、“五粮液”等民族品牌在国外遭到“垂涎”,“康奈”、“新光”、“梦娜”等多家浙江民企品牌也先后在国外遭遇恶意抢注。
“商标被抢注,就等于品牌被‘掠夺’,就意味着失去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而重新注册商标,重新塑造一个品牌再进入这个区域,将花费极大的代价,这样必然造成企业战略成本的浪费,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对策营销未动可注册先行
所幸的是,近年来,浙江企业对于国际商标注册已经越来越重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浙企重视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意识到商标不仅是知识产权,更是财产权,因而舍得在国际商标注册上的必要投入。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营销公司总经理梁学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凭借“注册先行营销在后”快人一步的国际商标注册意识,浙江医药成功锁定了海外市场超过20亿的销售额度并稳占国际市场。
“我们的产品大部分出口,主要是欧、美、日等国家 。这么多的产品,这么多的海外市场销售额,如果不重视品牌的国际注册,我们会不胜其烦!”梁学军称,及时进行商标国际注册,防范抢注是品牌国际化的第一步。因此,对于国际上的目标市场,浙江医药都是“注册先行、营销在后。”
梁学军告诉记者,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很早就对公司整个图形商标做了注册。“公司于2000年开始,委托杭州一家专业代理国际商标注册的公司,启动了该商标在马德里体系成员国的商标注册申请,并于2001年大致完成了该商标在国际上主要目标市场国的注册申请,是率先一批申请马德里商标注册的企业之一。马德里商标注册极大的保护了企业在目标国的利益,也使企业脱离低级的价格竞争,从而走向高级的品质标准化。”
记者了解到,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是目前世界上加入国家最多、最为省时省力的国际商标注册途径,通过马德里体系注册商标可有效延伸到84个成员国。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截至今年3月,中国已有马德里体系国际注册商标8607件,其中浙江以2189件位居马德里体系国际注册商标全国第一。而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国外企业通过《马德里协定》到中国申请注册的商标为1.7万件,同年中国企业到海外申请商标注册仅为2059件,数字的对比,表明中国企业的商标权意识还有待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