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行唐县口头村的农民李翠英家今年过了个“富裕年”,她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经销红枣好多年了,去年参加县红枣协会后,开始使用“行唐大枣”这个招牌,未进入石家庄的大超市就已经销售一空,成色好的1公斤能卖到36元,比原来多卖10多元,年收入增加了5000余元,“商标真是个宝,有了它咱的土特产都成了香饽饽。” 
    在行唐,受益于商标富农政策的远不止李翠英一家。去年,行唐县工商局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通过开展一分局一商标,商标扶持定指标,“红盾护农护商标”、“注册一个商标、创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等活动,专项帮扶,定向培育,提升了全县农产品商标注册总量,提升了品牌效应,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喜获双赢。 
    在摸清了本地农产品结构和品种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了规模连片的羊柴村白菜、北龙岗苹果、九口子红枣、北河小米等四类具有发展前景的涉农商标发展规划,明确了该县的农产品商标培育发展方向和重点,制定了全县商标注册计划和商标服务兴农的具体措施。 
    为提升品牌效应,该局选择市场销路好、发展后劲强的农产品进行定向培育,组织农业龙头公司与相关农产品农户合作,将公司的商标作为公司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坚实纽带,待农户组织发展壮大后,帮助其再申办公司,这样由大公司孵化出子公司,子公司再挖掘新的商标资源,形成更多的商标品牌,这种模式引导着该县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朝着订单式、品牌化、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