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商标侵权商品 “魂断”北仑港

    4月21日,浙江省宁波市工商局北仑分局经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又在北仑某货柜仓储公司查获了一批假冒“丰田”机油滤清器。至此,北仑工商分局两年来已查处20多起进出口商品商标侵权大案。近年来,北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物流业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浙江乃至华东地区进出口物资重要集散地。但是笔者从北仑工商分局了解到,随着进出口商品量的剧增,进出口商品中商标侵权现象也有大幅度增加,北仑工商分局积极发挥商标管理职能,加大对进出口商品的监管力度,查处了20多起进出口商品商标侵权大案,有力地维护了商标所有的人的合法权益。

  进出口商品商标侵权案件增加明显

  2006年,北仑工商分局通过商标所有人举报和日常巡查发现,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3件,涉及被侵权商标3件,涉及国家2个。2007年,该局加大了对物流、仓储等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同时利用12315申诉举报平台等,广泛收集进出口商品有关信息及案源线索,全年共查处进出口商品商标侵权案件19起,比2006年增加6倍多,被侵权商标19个,涉及国家7个,涵盖了美、法、德、瑞士等欧洲发达国家,日本、韩国等亚洲主要国家,其中主要以美国和日本为主,各占5起,分别占26.3%。被侵权的商品主要涉及过滤器、刹车片等汽车配件和电器开关。其中汽车配件侵权案有18件,占了案件总数的近95%。

  国外商标被侵权是主流

  从2007年被查处的商标侵权案件来看,19件案件都是中国国内企业或进出口公司在未经商标所有人授权的情况下,生产或经销标注他人商标的产品。

  2007年7月,衢州一家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未经“NISSAN”商标所有人授权情况下,与台湾客商签订合同,以每只3.3元的价格生产印有“NISSAN”及 “NISSAN图形”注册商标和标注“MADE IN JAPAN”字样的汽车机油滤清芯,并用台湾客户提供的印有“NISSAN”及 “NISSAN图形”注册商标和标注“MADE IN JAPAN”字样的产品销包装进行包装。9月7日,该批产品运抵北仑一家仓储公司准备出口时,被北仑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现场共查扣该类滤清器333箱,计19980只,非法经营额为6.5万多元,北仑工商分局对该企业依法作出罚款13.2万元的处罚决定。

  国内商标被假冒案例也有发生

  在这两年查处的22件进出口商标侵权案件中,只有1件是外国企业或进出口公司侵犯国内企业商标所有权案件。

  2006年4月,北仑工商分局执法人员检查发现,北仑某紧密机械厂假冒“ELEM”商标,两次为上海一家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生产气动工具,被发现时,冒牌商品已经销售,非法经营额为36857元。该局依法作出罚款10万元处罚决定。

Tags: 商品  侵权  魂断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