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检察院发布中英文版2024年度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版权保护办案要旨和相关典型案例(图文)

合作伙伴商标注册

3617e53da860c4206c27a634b42e9c27.jpg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4月18日,北京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并发布中英文版《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4年)》、2024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以及《北京市检察机关护航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案要旨》。

  发布会上,北京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经济犯罪检察部)负责人发布《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4年)》。2024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和最高检的领导下,以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首都现代化建设,履职效能持续提升。“京津冀检察机关建立‘三必’跨区域全链条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机制”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1个集体、3名个人获评“2023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2个集体、4名个人获评“2022—2023年度北京市‘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6名检察官入选全国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

  《白皮书》显示,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知识产权案件1083件,同比上升13.64%。其中,办理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案件共436件,同比上升22.47%;办理刑事诉讼监督、民事诉讼监督、行政诉讼监督等各类监督案件及其他关联案件647件,同比上升8.38%。办理的监督案件中,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37件,占全国检察机关同类案件的77.4%。知识产权检察案件呈现以下特点:涉人工智能、医药专利等新技术领域案件增多;涉数字版权、数据库等数字产业领域案件成倍增长;文化创意领域商品商标、服务商标成为被侵权对象;侵权手段网络化、智能化、跨区域化、链条化等特征仍然突出;科创企业员工内盗、集体跳槽后泄露商业秘密等现象仍然不容忽视。

  北京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经济犯罪检察部)负责人介绍,北京检察机关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保护:

  一是高质效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助力塑造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42件76人商标权类刑事案件被起诉,2件商标权类行政诉讼监督案件获再审改判;106件234人著作权类刑事案件被起诉,77件著作权类民事诉讼监督案件获再审和解结案,还有1起著作权类民事诉讼监督案件促成双方当事人一揽子纠纷和解;1起专利权类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制发再审检察建议获采纳;2件8人商业秘密刑事案件被成功起诉。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作用,促成恶意抢注英烈姓名商标124件被宣告无效、2件被依法驳回注册申请。通过高质量办理案件,逐渐形成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北京经验”。

  二是创建跨区域协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机制,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建立京津冀检察机关“三必”跨区域全链条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机制,2024年以来,促成协同办案104件,涉案金额1.57亿元,124人被成功起诉,18名流窜犯罪分子被追诉判罪,获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

  三是持续引入技术调查官等“外脑智库”辅助办案,及时解决案件专门性问题。在全国检察机关率先建立技术调查官库,首批聘请43名专家、技术骨干担任技术调查官。邀请技术调查官、知名高校教授、检察技术人员等参与办案34件,辅助检察官成功办理侵犯商业秘密等刑事案件6件,顺利办结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监督案件23件。

  四是持续加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问题研究,提升服务大局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刑事风险提示》,提炼检察办案规则,以案释法,明确数据开源背景下的软件著作权刑事司法保护规则,依托与13个重点科技园区的检察联络机制,面向400余家园区企业开展普法宣传,为人工智能领域“规则之治”提供“北京范本”。

  五是持续完善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机制,AI助力精准打击侵权假冒犯罪。构建检察版“接诉即办”机制,利用Qwen-1.5大规模语言模型,自主创设“检察院12345智能解析程序”,可在30分钟内一键完成对36万余条投诉数据的数据清洗,动态、精准、高效识别全市重点点位、重点线索,实现场景应用可视化。在此基础上,与市版权局、文化执法总队等建立涉刑重点线索联合研判机制,形成跨区域“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双向衔接。2024年,打掉售假窝点35个。针对虚构图片权属恶意诉讼的问题,先后向全国检察机关移送线索24件;针对不法中介为虚假科创企业提供版权登记证书服务的问题,挖掘重点线索240个,推动刑事立案5件11人,行政公益诉讼立案2件,向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发情况通报1份,5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被注销。

  六是持续推进涉外知识产权与本土知识产权平等保护,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办理涉外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1件141人,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39件,刘某某等5人侵犯著作权案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涉外案件得到高质效办理。市检察院连续三年联合市知识产权局参与服务保障中关村论坛、科博会、服贸会等工作,首次承办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题论坛,向外传播中国知识产权检察好声音。

  北京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经济犯罪检察部)检察官通报2024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包括12件刑事检察案例和1件行政检察案例、1件民事检察案例、1件公益诉讼案例,涵盖商业秘密、著作权、商标权等领域,集中展现了北京检察机关持续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深化综合履职、数智赋能、协同治理等检察实践,强化知识产权严格保护、平等保护、预防保护、协同保护,为优化首都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北京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经济犯罪检察部)相关负责人通报并发布《北京市检察机关护航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案要旨》,聚焦提炼总结版权领域专业化办案经验,从服务图书出版、网络视频、游戏动漫、软件与数据库、美术设计、网络文学等六大领域出发,汇编20件版权领域案例,集中展现北京检察机关在破解办案难点、促进法律适用统一、服务社会治理中的智慧与担当,为进一步提升版权保护办案质效、护航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下一步,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新时代首都发展要求,立足法律监督定位,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落实市检察院党组关于完善差异化加强检察服务保障体系的要求,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和数字检察建设,服务海淀区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服务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通州区、昌平区、大兴区分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试点城市,服务平谷区、顺义区高质量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造更多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实践的“北京经验”。

  发布会现场,来自中央、市属多家主流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经济犯罪检察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街道草桥村党委委员,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巧玲;北京市政协委员,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凌云受邀观摩新闻发布会。

合作伙伴商标注册

Tags: 检察  白皮书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