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假货的人真是‘艺高人胆大’啊,推销的名片都塞到店门口来了,你要不要来看看?”记者一位在国际商贸城内经营饰品的朋友日前义愤填膺地打电话过来报料,“造假销假”在这些义乌市场经营户的眼里,无疑是自掘坟墓的行为。就在不久前,义乌市一例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告破,案件中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
老外造假侵权?照抓不误!
义乌高达60%以上的外向经济使得来往的外国客商鱼龙混杂,一小部分试图打法律“擦边球”甚至是直接触犯法律、牟取暴利的外国商人隐藏于其中寻找“发财”的机会。他们通过所谓的“定牌加工”,将所指定的某种品牌和款式的样品交于义乌的生产厂家,再将仿制订单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加工后销售,在国内外市场上兴风作浪,形成一串跨国界制假、售假的链条。浙江首例外商售假侵权案就是这样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
被抓获的案犯埃及人Tamir是义乌“易洛塔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老板,去年9月他与温州商人陈旭扬接上线,在明知陈所经营的“万泰电器厂”并无权生产知名品牌“LS”以及“multi9”的情况下,为了赚取暴利,依然向陈订做了10.2万只假冒“LS”注册商标的小型断路器和61200只假冒“multi9”注册商标的小型断路器,准备将这批产品销往国外,而在行业市场上,这两个商标是分别由韩国LS集团和世界500强企业施奈德集团所持有的注册商标,这位侵权外商“眼光高,胃口也不可谓不大”。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年3月17日,陈旭扬将该批假冒小型断路器运至义乌市某仓库后,该批假冒断路器被义乌市工商局的执法人员在一次仓库检查中当场查获,经鉴定均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品。义乌市公安局经过审查,于4月9日立案侦查,Tamir于4月17日被抓获归案,7月17日,Tamir被批准逮捕。这位还在做着发财梦的埃及商人同他的中国同伙一起,锒铛入狱。
销假名片送上门 在义乌逮你没商量
得到朋友的报料,联想到浙江首例外商售假侵权案,记者决定对此作一番暗访。
在商贸城内,记者拿着朋友给的销售高仿国际大牌包袋的名片,照着上面的手机号打了过去。
“你们这个是仿制品咯。”记者问。商家殷勤地推销起来“质量绝对好的,LV、GUCCI、COACH……什么都有,我们的性价比绝对比大牌包包好呀,不说又看不出来是A货。”记者又试图获得对方的销售地址。“你是做什么的,需要哪些牌子的,要量大不大?”商家显然有了戒心。周旋了好一阵,这个商家无论如何都不告诉记者具体的店面位置。诱敌未果,记者决定将这个名片交给相关的管理部门处理,相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样的制假、贩假商家一定跑不掉。
义乌狠抓信用建设 国际制假无处遁形
义乌的市场崛起如此之快,的确与海量的外贸合作不无关系,然而也是因为过度追求利润高、数量大的外贸生意,一些依靠义乌低廉成本进行国际制假的违法事件开始慢慢滋生。
据义乌市检察院相关调研资料显示,义乌市2007-2008年办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40%有外籍人员参与,绝大多数涉及出口产品的案件都是由外籍人员直接下订单订购的。而对于义乌的企业,大部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争取客户,会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线,甚至接受外国客户的违法侵权要求。这些义乌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稀里糊涂地沦为“跨国制假者”的帮凶和替罪羊。
义乌的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涉外知识产权案的固定证据要求较高,须由工商、海关等行政职能部门首先介入,并迅速作出反应,义乌市工商部门在查获假冒产品后,及时将案情通报给公安部门和检察机关,各部门通力合作,及时固定证据,抓获涉案外籍人员,为肃清义乌市场秩序和巩固义乌外贸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到义乌之前,我去过美国、墨西哥、意大利和中国的香港、台湾,最后还是选择留在义乌,就是觉得中国的市场环境好,义乌的市场环境更好。来义乌做生意的外国人很多,难免会有一些不走正当途径的商人蠢蠢欲动,但是这次的案子一破,我相信不仅仅是义乌的生意人,就连之前对中国法律不怎么上心的外国人也会意识到假冒商标、假冒品牌的恶劣和严重后果了。”在义乌做文具出口生意的巴基斯坦商人Kadir为这次案件的告破拍手叫好。
值得一提的是,Tamir在审讯中提到,为了这批假冒产品,几个月中他在国际商贸城不遗余力地寻找合作的生产商家,但是却被多数商户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