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一民企曾于2005年以400万元高价将“松山湖”酒商标成功从辽宁哈尔滨收购回东莞,当时这一消息轰动了整个东莞,而记者也从东莞市经贸局证实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然而时隔六年,这一“东莞人自己的酒”却杳无声息。近日,沉默多时的汤神集团董事长王仕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当年拿到“松山湖”酒的注册商标之后,王仕禹和他的团队就一直在思索如何导入文化、进行品牌包装的问题,“松山湖是东莞的创意孵化器所在地,松山湖酒将围绕这一思路进行定位,走高创意、低碳性、符合循环经济的道路。”
莞企购回“松山湖” 酒商标曾引轰动
多年来,东莞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导致本土多个品牌被外地企业抢注,如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博物馆居然没申请注册“可园”商标,结果被其他城市抢注为化妆品、禽、蛋等商标。
自2004年开始,东莞开始实行“品牌战略”,明确提出企业不仅要创品牌,更要懂得保护品牌,倡导企业要注重对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如今,“品牌战略”实施几年来,东莞企业的品牌意识有明显的提升。
而当年围绕“松山湖”酒商标的那一场争夺战,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的。
据了解,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一直以高科技树立自己的品牌价值。建园初始,东莞松山湖控股有限公司为了保护“松山湖”的商标专利,就着手注册了“松山湖”各类商标。当年,已注册中国商标共45类中的41类,但遗憾的是,酒类(即第33类)早在1997年就被哈尔滨一家酒厂注册,东莞松山湖控股有限公司已无权争议。就在其无可奈何之际,以生物科技为主的民营企业东莞汤神集团帮“松山湖”解了围。
作为“松山湖”酒商标的高价购回者,王仕禹在事隔多年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事仍记忆犹新。
他说,2004年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发现“松山湖”酒商标于1997年就已被哈尔滨一家企业抢注,并使用了多年,“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将商标抢回来,保护松山湖品牌。因为松山湖在东莞,“松山湖”这个商标也应该属于东莞。”
2004年10月,他辗转多次终于与哈尔滨方面接上头。当时对方开价800万元,通过艰难的讨价还价,最后对方以400万元的价格答应转让。2005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核准商标转让证明。
数年品牌探索 定位“精神贵族口感”
如果说,王仕禹抢回商标是出于“义举”的话,那么,如何经营这个商标,则更考验他的团队。
拿到“松山湖”酒的注册商标之后,王仕禹和他的团队就一直在思索:松山湖酒应该导入怎样的文化?在品牌包装上应该如何定位?
迷恋易经的王仕禹认为,文化可以让一个民族延续几千年,也能让产品包装“点石成金”,“文化是产品的灵魂,产品又是文化的载体。”王仕禹表示,比如一个人知道“松山湖”酒,就知道松山湖;而知道松山湖的人,也会有兴趣去了解“松山湖”酒。
“好比我们因为海尔冰箱,而去了解青岛一样。重庆政府为什么要扶持诗仙太白酒,还有贵州的茅台酒,山西汾酒杏花村等,都是当地政府扶持起来的,因为在这些产品身上,承载着传播城市文化的重任。”在王仕禹看来,酒具备快速消费品和奢侈品两个特性,是传播文化的绝佳载体。
如今,经过多年的酝酿,“松山湖”酒的品牌思路也逐步明晰:走“精神贵族文化”道路。王仕禹指出,酒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百花齐放,但目前国内酒行业只有一个模式,就是挖祖坟模式,即只突出酒的历史,“而我们的精神贵族文化,内涵外延都非常宽阔,可以导入时尚性、严肃性、高雅性,不拘一格,但核心仍是精神贵族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