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抓手。紧紧围绕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杭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以完善政策体系、增强创造能力、提高运用水平、加大保护力度、提升服务水平”为工作重点,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跨入了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行列。
杭州市于2007年5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两年来,在国家、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按照创建方案有序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各环节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创造能力显著增强、运用水平明显提高、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管理和服务卓有成效,知识产权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年7月初,国家知识产权局示范城市创建评定工作组赴杭对杭州市创建工作进行评定,对杭州市的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杭州市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标志着杭州市的知识产权工作跃上新的台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断创新
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和高效的管理体系。
杭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多次充实,由最初的12个增加到了现在的18个,建立和完善了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协调机制。杭州市长蔡奇亲自担任杭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次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保证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市知识产权局管理力量逐步加强,各区、县(市)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逐步健全。目前,13个区、县(市)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部增设知识产权局,管理职能也进一步明确,初步建立了协调配套、高效运转的市、区(县、市)两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近几年来,杭州市先后制定并实施了《杭州市专利管理条例》、《关于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的实施意见》、《杭州市商品流通领域保护知识产权管理暂行办法》、《杭州市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规定》、《杭州市软件登记及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备案费用补助办法》、《杭州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植物新品种申请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费用补助办法》、《杭州市正版正货承诺单位创建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文件;与政策相配套的专利专项资金逐年大幅度增加,由2002年的100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2000万元。这些法规政策,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权、标准等知识产权的各主要方面,涉及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四个环节,形成了较完备的政策体系,推动了区域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经过几年的建设,专利数据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政府、区域支柱产业、行业协会、企业等层面的各种专业专利数据库不断建立和完善,服务于企业技术创新、拓展市场。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国家级纺织服装专利数据库和七国两组织专利数据库为基础,开发建立了数字电视、能源产业、医药产业等专利信息检索平台,并正在研究开发太阳能光伏技术专利数据库。桐庐县、建德市分别开发了制笔专利数据库和五金工具专利数据库,高新区正在建设通讯产业专利数据库。万向集团、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分别建设了汽车零件专利数据库和五金工具专利数据库。由杭州市下城区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牵头组建中山北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开创了杭州市知识产权交易和成果产业化先河。
2007年,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成立,为政府的重大投资项目、重大科研项目提供专利信息分析、决策参考,为企业的专利战略制定和实施、产品研究开发进行前期的调研和分析,提供有特色的服务。高新区、经开区分别建立了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杭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正在建设之中。专利代理机构蓬勃发展,杭州市现有专利事务所24家,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人员130余人。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通过政策引导、培育主体、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杭州市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断提高。2008年,杭州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8549件和9831件,比创建之前的2006年增长了71.21%和73.0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5130件和1923件。
2001年至2008年,全市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800件,约占全省的71%。其中,2008年,全市新登记680件,约占全省67%。
近年来,杭州市有10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其中6家企业主导起草或参与30项国际标准修订。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注册商标约6.92万件,商标国际注册6013件。现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8件,浙江省著名商标320件,浙江省品牌基地5个。西湖龙井、塘栖枇杷等六个产品取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杭州市在知识产权保护中,采取堵疏结合”的方针,努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杭州市率先成立了知识产权执法大队,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经杭州市编委批复,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处增挂知识产权执法大队牌子,充实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力量。全市各级专利管理和行政执法队伍不断健全,实施杭州市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以查处流通领域内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的行为为重点,集中进行了联合专项执法行动。同时,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市法制办的执法规范文件要求,市科技局对执法规范文件进行了重新修订,在执法中严格按规范的规定和执法程序进行,以减少执法偏差。3年来,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5件,已结案23件。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上,杭州市各有关部门实行联动制。专利、公安、工商、版权、质监等部门在各司其职抓好投诉案件处理,同时密切协作,不定时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检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2008年,根据国家雷雨行动”和天网行动”要求,市、区两级知识产权部门联合开展专利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在动漫博览会期间,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
引导商贸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倡导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树立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2004年,市知识产权局、工商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贸易局等部门联合在流通领域开展创建正版正货”承诺单位创建活动。目前,杭州解百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等18家商贸流通企业加入正版正货”承诺单位,在进货、日常检查、纠纷处理等环节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防止知识产权假冒、侵权发生,并在经营场所张贴正版正货”承诺标贴,接受消费者监督,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知识产权运用领域不断拓展
知识产权运用是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目的。近年来,杭州市把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产业化,放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抓。
——重点产品开发和科研项目中引入知识产权指标,扶持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研发和产业化。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制定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中知识产权工作意见》,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科技计划项目向专利技术倾斜,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凡属市重大和重点资助项目,立项前和实施过程中都要进行知识产权状况分析与评估,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走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和开发之路。如在市成果转化类科技项目的立项中,优先安排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孵化园区在选择孵化项目时,把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设立专利技术产业化补助资金。杭州市于2006年制定鼓励专利技术实施办法,引导企业实施专利技术。财政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专利实施资助专项资金由2006年的100万元提高到2009年的500万元。先后对110多个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给予补助,受资助项目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太阳能光伏系统贮能电池”是在跟踪国内外最新技术的基础上研发的太阳能光伏系统贮能电池。2007年,公司该专利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05720万元,利税10935万元,出口创汇4200万美元。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公司业务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销售收入、利税、创汇额分别增长64.11%、105.13%和108.95%。
知识产权培训工作不断深入
杭州市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夯实知识产权的工作基础,取得了良好成效。
——注重干部队伍知识更新。把知识产权培训内容纳入了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课程、全市处级领导干部任前培训和公务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通过广泛的宣讲培训,加深各级干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了解,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加强专利管理队伍建设。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人事局与中国计量学院共建了杭州市知识产权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高新区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实习基地,培养知识产权工作专门人才。
——开展企业专利管理初、中级任职资格考试和考前培训工作。2007、2008两年,已有300余人次报名参加杭州市专利管理专业初中级任职资格考试,135人通过考试取得专利管理专业初中级任职资格。
——举办各类知识产权报告会。2007年以来,杭州市相继组织举办第十七届中日知识产权研讨会”、我国知识产权的形势与任务”、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高层论坛”、知识产权诉讼实务研讨会”、2009中国(杭州)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研讨会”等专题报告会,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增强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切实搞好知识产权宣传。结合每年的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杭州市及各区、县(市)多部门联合开展大型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市知识产权局还通过专版、专栏等,加强在新闻媒体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据统计,仅2008年,全市共举办培训班、报告会68期次,参加培训人员包括市、区(县、市)两级党政领导班子、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企业负责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达1万余人次。
杭州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面对新的形势,杭州市知识产权工作任重道远。
为此,杭州市将进一步提高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认识,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抓好知识产权工作,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创新型城市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