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1985年初,四位教师在北大未名湖畔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门前,挂起“北大科技开发部”的牌子。当时,他们手里只有学校提供的3万元启动资金。经过多方游说贷款,1986年,方正前身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正式注册,注册资金40万元。
创业伊始,王选教授主持开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专利与技术转让给方正,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88年底,方正推出“华光”Ⅳ型系统,迅速打进全国几千家报社,并远销海外市场。就在这一年的年底,创业仅仅两年的方正年销售额就突破5000万元大关,成为国内校办产业的一朵奇葩。
如今,在全国和全球华文印刷两个市场上,方正电子排版系统均占90%的市场份额,仍然是方正品牌的重要支撑。
风光
方正在软件上取得成功,就开始把目光投向硬件。在多年代理DEC电脑的基础上,于1995年11月推出第一台方正自有品牌电脑。
在当时巨大的市场滋养下,更兼方正背后的北大支持和方正软件制造出的技术品牌,方正电脑上市即获得成功,卓越系列电脑畅销全国。从第一年的4.5万台销量到第二年的13.5万台,再到28万台、40万台,方正电脑每年一个跃进。
1998年初,创立仅3年的方正电脑进入国内电脑三甲,仅在联想、IBM之后;1999年,方正电脑位居国内市场第二大个人电脑品牌,并第一次跻身亚太10强,美国《商业周刊》将方正电脑评价为“中国市场最有价值的两个国产电脑品牌”之一。自此,方正电脑连续7年占据中国市场第二名。
2006年,方正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重振
然而,经历近十年的辉煌后,方正开始陷入战略不定、业绩起伏、高层人事动荡的困境,总体业务出现衰退迹象。
电脑业务方面,在第一轮成功之后,方正电脑没有跟上笔记本电脑替代台式机的产业大潮,没有对笔记本电脑足够重视。
2007年,方正笔记本电脑的销量约为30多万台,不足方正PC销售总量的10%。反观占据全球市场前三的惠普、戴尔和联想,这一比例的数值则分别达到46%、33%和27%。2007年,笔记本电脑占方正科技总营收的7%,远低于30%的行业平均水平。
同样在这一年,惠普取代方正,成为中国市场上销量第二的PC制造商。
虽然PC地位下降,但方正集团在金融、地产、药业方面突飞猛进,集团实力大为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