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14日)从浙江省工商局获悉,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国家商标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3月,中国共有马德里体系国际注册商标8607件,其中浙江以2189件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福建、江苏和北京分列二至五位,分别为1641件、723件、661件和633件。更为可喜的是,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次进入马德里体系申请量世界前十名企业,其申请量居各国申请人第八位。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浙江马德里体系商标国际注册双第一,标志着浙江企业正加快利用商标品牌战略开拓全球市场,应对金融危机,显示了当前浙江经济转型突围闯关提升的良好势头。
商标国际注册自主品牌进入全球市场的敲门砖
商标国际注册是进入全球市场的第一步,在国际贸易中,要想以自主品牌出口,必须要有商标在该国实行注册,否则只能以贴牌加工、为他人做嫁衣的方式给人打工,赚取的只是产业链低端值。“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困境使我们深受其苦,中国政府和企业界已经深刻认识到创建自主品牌以及品牌国际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记者了解到,目前,商标国际注册申请主要有几种途径一是通过各国相互签订的商标申请注册国际条约,如马德里体系、欧盟、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等申请,二是向逐一国申请注册。马德里体系是中国加入的商标注册国际条约,通过马德里体系商标可延伸到84个成员国,是目前世界上加入国家最多、最为省时、省力、省钱的国际商标注册途径,深受企业欢迎。
防范抢注最好的手段即是及时进行商标国际注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但是如果遭遇品牌被抢注,将意味着失去这个国家(地区)的市场。而重新注册商标,重新塑造一个品牌再进入这个国家(地区),将花费极大的代价,从而造成企业国际战略成本的提高,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及时进行商标国际注册是防范抢注的最好手段,浙江省工商局商标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国不少知名商标遭遇海外抢注,我省更是受害大户。像今年以来,1月和3月我国驻加拿大使馆通过国家商标局来函,我省梦娜、新光、康奈在加拿大受到抢注,让我们通知企业去解决。”
前车之鉴教训深刻,目前浙江省工商局也正帮助企业,采取法律措施予以应对。在此,也特别提醒企业,商标被抢注后,企业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如果在中国境内发生抢注行为,根据中国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如果能够证明抢注者在注册商标时属恶意抢注,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可随时申请撤销抢注者的商标。在国外,禁止恶意抢注行为是国际惯例,也是各国法律所支持的。这方面浙江较为成功的案例很多,像江南布衣在台湾遭遇抢注后成功应对,使商标回归。当然,主动去国外注册还是最省钱、省时、省力的途径。
浙江品牌国际化建设战略正在加快
浙江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十分重视自主品牌以及品牌国际化建设,制订品牌建设十一五规划,出台推进企业创牌的配套激励措施。从2004年开始,浙江省各级工商部门以营销未动、注册先行的口号大力呼吁企业重视商标国际注册,推动浙江省财政对商标国际注册40件以上企业实施补助,促进该省企业掀起商标国际注册热潮。2008年,浙江省工商局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品牌国际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引领企业以自主品牌闯全球。
目前,在浙江省工商局努力下,浙江省商标国际注册量已从2004年的3400件猛增至2008年底的2.9万件,5年不到增长9倍多,商标注册类近42大类,涉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出口企业做到了产品出口到哪里,商标先注册到哪里,国际贸易、品牌先行的理念日益得到认同和推广。
浙江雅莹服装有限公司是浙江省中型规模的服装企业,这家企业在品牌运作中默默把商标注册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2007年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第12强企业,也是当年中国申请最多的企业。而2008年,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次进入马德里体系申请量世界前十名企业,位居第8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