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组在奥运村转悠   看到非赞助商标志出现就用胶条贴
    志愿者眼尖 “不协调”商标难藏
    满满一袋各式胶条、不干胶,小张和伙伴一起,每天的任务是在奥运村国际区仔细搜寻,发现“不协调”商标立马遮盖。 
    昨天(30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是北京奥运会市场业务开发部门的品牌保护专业志愿者,他们的任务是消灭奥运会相关场所里出现的所有非赞助商的商标,当然方法是用胶条遮盖。
    在奥运村国际区工作的一共6人,小张便是其中一员。两个人为一组,三班倒,任务就是在国际区各家商店“转悠”。
    这活看似轻松,却需要极强的眼力和判断力,隐藏在墙角的灭火器,或是高悬在屋顶的吊灯,只要露出非赞助商的商标,都必须用胶条把商标遮住。
    “这是对赞助商权益的尊重,也是奥运会的惯例。”小张说,他们每天都要在这里“转悠”数次。
     日子久了,他们不但一眼能分辨出赞助商和非赞助商的商标,而且产生了条件反射。
    “回到家,我两只眼睛都停不下来,看见家里的电视,不是奥运赞助商品牌的,就想把商标贴上,哈哈!”小张笑着告诉记者。(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