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170个商标专用权 澳柯玛筹钱度难关

  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柯玛”)正在为自己此前冒进的投资战略失误买单。

  2008年2月20日,澳柯玛(600336.SH)公司发布公告称将旗下的170个商标专用权质押给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换得对方为澳柯玛6.1006亿元银行借款提供担保。目前,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是澳柯玛目前第一大股东。

  此前1月11日,澳柯玛集团空调器厂因与中国银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的借款纠纷,遭到后者起诉,被诉涉及澳柯玛公司提供担保的本金1300万元和欠息190.28万元。农行开发区支行要求澳柯玛空调器厂承担还本付息和由此产生的诉讼等相关费用。

  澳柯玛在2月20日公告中明确表示质押商标是为尽快解决逾期银行借款问题。

  这一事件只是澳柯玛救赎道路上一系列动作的缩影。这条救赎之路还将要走多久,谁也无法预测。可以肯定的是,在澳柯玛的重组和债权清欠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之前,所有这一切还都将继续。

  回归主营业务 
  
    业界对于澳柯玛集团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基本已形成共识:偏离主营业务、盲目多元化投资,尤其是彻底的非相关多元化投资。

  “它的三大主营业务(冰柜、冰箱、空调)没有尽全力做好,其他摊子却越铺越大,结果就出现旧的疆土没有守住,新的疆土也没有攻下。”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认为。

  实际上,澳柯玛集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均与其投资战略有很大关系。自原董事局鲁群生掌舵澳柯玛以来,除了冰柜、冰箱等原有主业外,主倡实施多元化战略,并进入当时认为是高增长高潜力高科技的行业。这使得澳柯玛经营范围除了家电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外,还涉足金融投资产业和房地产业。

  截至2006年3月危机全面爆发,澳柯玛已涉足产业空调、自动售货机、锂电池、太阳能、电动车、摩托车、照明、电工、橱卫设备、海洋生物、IT行业、房地产等,多达几十个行业、几千种产品。

  但差异化投资战略在市场推进中遇到了挑战。

  一方面,冰箱的强势崛起也使得澳柯玛的立身之本冷柜产业行业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锂电、海洋生物等并未如期形成新的增长点,仅处于持平和微利状态。

  刘步尘指出,澳柯玛的非相关多元化发展策略,不仅分散了公司资源、增加了投资风险,还使公司的未来发展陷入迷局,“不知道它到底要干什么,看不到清晰的主业发展方向”。

  国资委托管澳柯玛之后,澳柯玛主要精力再次被放回制冷家电上,重点发展冰柜、冰箱、电动车及小家电等产品,非主营业务如房地产开发、整体厨房产业等已被剥离,剥离掉的企业多达60余家。

  澳柯玛董秘办公室有关人士告诉记者,3—5年之内,澳柯玛会继续坚持重新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方向,并透露,目前公司还对冰箱的生产线进行了扩大。锂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短期之内没有调整扩容的计划。

  重组和债务清欠 

  澳柯玛二次创业伊始,托管的青岛市政府为其修剪繁枝冗叶,重新修理出一条主干。

  青岛政府紧急委派市经贸委副主任姜培生出任澳柯玛集团董事长,任命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李蔚接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同时,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公司受命托管澳柯玛,并先期投入3亿元资金,确保企业生产经营。

  2007年上半年,当澳柯玛的股权发生本质转移、原第一股东青岛澳柯玛集团总公司的地位被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公司替代。为此,澳柯玛公司发布的补充公告称,澳柯玛原控股股东和现控股股东的实际控制人都为青岛市国资委。

  这一转变被有关媒体解读为“从左手到右手的转换”。

  “澳柯玛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在我的记忆中,青岛市委、市政府这次对澳柯玛的支持力度是最大的。”2月20日,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公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表示。

  在主动暴露资金占用的问题之后,澳柯玛公司自身也积极应对。通过澳柯玛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部分房产土地、商标等资产转让、变现以及选择优质经营性资产注入等措施,解决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

  同时,为了避免新的资金占用,澳柯玛集团与上市公司于2006年4月开始,逐步采取关联方代理销售的方式。成功过渡之后,公司将全部采用现款现货的方式,彻底切断集团与上市公司的资金关联占用渠道。

  上述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称,目前澳柯玛清欠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部分清欠资产仍未完成过户手续和对空调器厂仍有部分担保风险未能化解。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清欠扫尾工作。

  保留品牌的难题 

  按照青岛市政府的重组思路,整个澳柯玛的现有优质资产将向上市公司集中,现有的澳柯玛集团将改换企业名称,和“澳柯玛”品牌无缘,上市公司是唯一对外称澳柯玛的企业。

  青岛市显然在力挺澳柯玛渡过难关的同时,还打算力保“澳柯玛”这张城市名片。青岛市不仅将澳柯玛品牌让上市公司持有,还在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未来人选上确定了家电企业的身份。

  重组方必须保留“澳柯玛”品牌这一先决条件,不仅同城的家电企业海尔和海信可能放弃,即使对澳柯玛的壳资源感兴趣的外来投资者也将犹豫不决。

  坊间传言,海尔曾经对接手澳柯玛表现出意向,但由于在控股比例、人事安排以及澳柯玛原有8000余员工安置问题上存在分歧,结果不了了之。

  救赎之路布满荆棘,更何况澳柯玛原有痼疾还没有完全解决,前进的步伐便显得尤为艰难。

  “首先尽快明确权属、责任,尽快明确产权关系,其次需要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竞争力,高度警惕多元化的冲动。这样即便托管关系解除,澳柯玛也能很快恢复造血功能。”刘步尘说。

Tags: 专用  商标  钱度  难关  澳柯玛  质押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