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农业在吐鲁番地区的发展,葡萄、哈密瓜等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去年吐鲁番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83元,比上年增收530元。
吐鲁番地区始终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带动战略,全面提升农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已经拥有葡萄、瓜果、蔬菜等多个农产品注册的商标,几乎涵盖了全地区所有农产品。其中“楼兰神”哈密瓜由于品牌效应的带动,亩均产值达3110元,比上年增加1244元。品牌效应让吐鲁番农民更富了。
产业化经营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形式。吐鲁番地区通过“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带动数万农民致富。地区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农副产品加工、保鲜、储运、销售等领域,先后扶持壮大了兰泰果业、河南登山、盛达公司等一批大企业,引进了四季鲜果业、圣通果业、天润枣业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高昌绿”蔬菜的当家人姚正华说:“‘高昌绿’蔬菜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后,我们很快尝到了甜头。以前产品进超市费用高,难度大,现在是很多超市找上门来,产品供不应求,蔬菜需求量激增。”
伊吾1月14日讯通讯员赵双跃报道:“过去,我们前山哈萨克族乡盛产野蘑菇,但由于没有品牌,价格低廉,可注册了商标后,价格高多了11月13日,笔者在前山哈萨克族乡白雄村见到“红石头”牌野蘑菇商标注册者朱玉时,他乐呵呵地说,“产品有了牌子就是好,价格比以前高了30%。”
今年28岁的朱玉,是一位在牧区长大的小伙子,当看到家乡产的野蘑菇通过别人一转手即可赢得几倍利润时,他也为蘑菇注册了“红石头”商标。他告诉笔者,除了为野蘑菇注册商标外,还要为自己的两个包装外观设计申请专利。
前山哈萨克族乡党委副书记吴德新说,朱玉为前山哈萨克族乡的产品注册了商标、形成品牌后,一定能叫响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它的附加值,为农牧民增收打下基矗。
据了解,前山哈萨克族乡牧民年拣野菇10多吨,遇上雨多,拣野菇收入上万元者不在少数。据统计,目前,伊吾县农民为农副产品注册的商标已有20多个,农产品涉及肉、瓜、水果、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