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13日)从相关方面获悉,继“镇江客”过江成功抢注了“个园”商标之后,江苏省扬州市诸如“何园”、“吴道台”等数十处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景点,其商标如今均已被人申请抢注,尽管个别名胜景点商标能否成功注册还是未知数,但频频发生的名胜景点商标遭抢注现象,却不能不引起我市相关旅游景点、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
数十名胜遭遇“抢注风暴”
记者昨从文华商标事务所获悉,一段时间以来,扬州先后有数十处名胜景点遭人抢注。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扬州、山东、海南三地都在抢注“凤凰岛”商标。一时间,“凤凰岛”成了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经了解,旅游景点之所以能够引发商标抢注热,主要还与旅游景点的文化延伸价值有关。吕静华表示,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在中国人的思想形态里,凤凰自古以来就是传说中最重要的吉祥神奇之物。而随着考古文化的不断发现,凤凰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人文价值逐步被世人看重。特别是以凤凰命名的岛屿或旅游名胜古迹,如今更是犹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据介绍,凤凰岛作为我市新近开发的旅游景区,目前已经注册了“凤凰岛”酒类和肉制品两大类商标。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扬州凤凰岛景区之所以抢注“凤凰岛”商标,就是想要通过妇孺皆知的“凤凰岛”名气,开拓它在商业方面的品牌资源与效应。与此同时,海南三亚凤凰岛风景区,亦紧跟其后,先后成功向国家商标总局申报了旅游、房地产开发、服务类三大类别注册商标。另外,山东方面也是看中了“凤凰岛”品牌效应,与扬州、海南同时抢注凤凰岛商标。只不过,山东只是注册了“凤凰岛”牌(非活)鱼虾类商标。
“镇江客” 成功抢注“个园”商标
昨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各地争相以名胜景点作为新一轮商标抢注对象,如今早已发展到蔚然成风地步。经过查询,目前我市至少已有数十处名胜景点,先后遭遇了商标被抢注。吕静华告诉记者,扬州被抢注的景点商标,除了一些不知名或是不为人知的景点外,就连妇孺皆知的扬州“个园”、“何园”、“吴道台”等知名景点,也没有能够逃脱商标被抢注的厄运。换句话说,这些名胜所创造的品牌价值及受益者,已经不再属于扬州人。
据吕静华介绍,目前,已成功抢注“个园”商标的人,居然是个“镇江客”。这位“镇江客”所持有的“个园”商标,分别包括蔬菜罐头和茶、糖等调味品两大类型。而对于“何园”商标,则被本土一家企业,成功抢注了无酒精饮料和酒精饮料两大类别的商标。目前,已进入公示期。据悉,与“何园”同时进入公示期的还有“吴道台”等名胜景点。
景区紧急启动商标申诉权
抢注旅游景点商标,是一种别有用心的商业行为。市区某知名景点相关负责人昨向记者透露,尽管扬州已有个别景点其商标先后被外地成功抢注,但相关方面并未就此放弃商标申诉权。据介绍,为了应对被抢注的旅游名胜商标,我市已有多个景点先后紧急启动了商标申诉权。
根据商标法规定,商标尚在公示期内,一旦有单位或个人提出异议,国家商标总局便可依据商标使用有限权等实际情况,依法撤消商标申请人的商标注册申请。而一旦商标过了申诉期,便意味着商标注册已经正式生效。相关旅游景点负责人提议,由于商标抢注并非公开行为,因此被抢注的商标公示前,应该通知相关使用单位。否则,不能体现优先使用权原则。
学者呼吁: 亟待走出商标注册误区
与扬州数十处名胜被抢注相比,我市其他领域的商标注册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吕静华表示,由于商标注册类别有45类,每注册一类所需费用在2000元左右,即使一次性全部注册费用也需要9万元,注册成功后受保护期仅为10年。这对经营效益一般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因而,多数企业宁愿失掉品牌,也不愿意多花钱来保护品牌。
单算经济账,申请商标“不亏本都很难”。扬州大学知名经济学者李老师认为,在保护自身品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同属商品的商标,在不同的商品类别里可重复注册。对企业来说,如果相关产品类别商标被抢注,便意味着企业必须在该类别产品生产上,放弃对原有商标的使用权。对于已有一定名气的机构而言,由于商标具备难以预料的市场感召力,被抢注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申请某类商标后,持有人可将商标使用权租赁或转让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