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祠胡同”告了“西祠胡同”!读者不必惊讶这两个同名同姓的原被告,因为前者是网站,后者是楼盘。“西祠胡同”网站所属公司已正式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起诉“西祠胡同”楼盘开发商,记者从南京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此案已经被受理。
两个“西祠胡同”
翻阅2006年以前的资料,记者发现“西祠胡同”网站都被直接称作“西祠胡同”或者是西祠。西祠胡同网站建立于1998年,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较高人气的BBS。西祠胡同网站在2003年推出VIP会员服务(注册用户每个月交纳5元人民币成为西祠的VIP会员),首开全国BBS收费之先河,表现出了其品牌在当时已经具备一定优势;西祠胡同近来借助网络人气试图拓展线下即现实中的业务,在南湖建立相关的街区即为一例,这种品牌意识的觉醒以及品牌建设力度的加大,是带来这场带有自我保护性质的诉讼原因之一。
“西祠胡同”网站显然认为,这个名称之所以能够在南京妇孺皆知,应该归功于发展多年“西祠胡同”网站。一个和网站毫无关系的楼盘起名“西祠胡同”,如果默认,岂不给对方搭了个顺风车?“西祠胡同”网站方面断难点头答应。
而“西祠胡同”楼盘在2006年“降生”后,这个名称当时确实引发了关注。本报房产记者冯浩当时就到实地进行探访。“来到汉中门大街的‘西祠胡同’售楼处时,看见门头上赫然写着‘胡同口’三个大字,再走进去一瞧,里面的工作人员打扮的都很休闲,要不是事先就知道这是一家售楼处,记者肯定会误以为是一家网吧。”冯浩当时采访销售人员,销售人员表示,楼盘跟“西祠胡同”还是有点联系的,首先这个项目地处城西,就像有的楼盘叫“西XXX”等一样;其次就是这个楼盘的内部过道比较狭长,很有胡同的感觉,因此公司突发灵感,给楼盘起了个艺名——西祠胡同。
冯浩发现,“西祠胡同”楼盘的定位就是有情调的单身白领,而“西祠胡同”网站又是全国人文气息最浓的网络社区,积累了各种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社会精英,而且大部分用户年龄处于20—30岁间,这与楼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恰恰为西祠胡同网站所不容。
诉讼索赔30万
如今这两个“西祠胡同”在南京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甚至在百度上搜索“西祠胡同”时,发现西祠胡同楼盘甚至可以在搜索第一页上与拥有众多网络资源的西祠胡同网站分庭抗礼。这样的情形自然引起试图进行多元化发展的西祠胡同网站警觉。最终诉诸法律更是希望杀一儆百。
在诉状中,西祠胡同网站所属公司认为西祠胡同楼盘侵犯了该公司拥有的“西祠胡同”商标,楼盘取名“西祠胡同”是不正当竞争,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并要求对方赔偿30万元。
记者曾先后致电西祠胡同网站公司北京总部以及南京分公司,但对方对这场官司持相当谨慎态度,表示诉讼才开始,目前还不好向媒体表态。而“西祠胡同”楼盘开发商方面也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工作人员只是在电话里作了简单表态:西祠胡同网站主要是业务来自网络,而西祠胡同楼盘则属于建筑行业,两者相差很多,消费者不会发生误会,把房子当成是BBS,因此楼盘取名西祠胡同并未侵犯西祠胡同网站的任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