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注定了是并购双方的利益博弈,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也始终是并购过程中明争暗斗的焦点。7月24日,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正式对外宣布,北汽竞购欧宝失败,失败的原因是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有关专家指出,金融危机之下并购潮汹涌不息,而其中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乃大势所趋,事实证明,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得当与否,是并购能否成功并获益的关键。
知识产权成谈判重要筹码
“在知识产权谈判过程中,我们始终同美国通用汽车进行沟通。遗憾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双方没有完全形成共识,在目前短时间内无法就知识产权与美国通用达成一致。”北汽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
据介绍,美国通用担心北汽收购欧宝之后就获得了其知识产权,进而将损害美国通用的在华利益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而北汽坚持,知识产权是北汽当初决定收购欧宝的初衷,北汽绝不缺少机器设备和产能,如知识产权不同意转让,其他则一切免谈。
“这表明中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已经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对钱怎么花有着理性的判断。”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高富平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得知识产权者得先机
“为了避免或者减少竞争对手,强化自己知识产权的地位,规避企业产品与技术发展上存在的障碍,旨在获得知识产权的企业并购已经越来越多。对这些企业而言,谁赢得了知识产权谁就赢得了先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冯晓青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4年,上汽仅仅花了6700万英镑,就获得购得英国罗孚两款主力车型的知识产权和研发队伍,从而推出荣威750和550。而且,最新的消息显示,上汽荣威品牌已在今年上半年走出亏损,并实现了盈利。
今年6月3日,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腾中重工)和通用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对外确认并购意向:腾中重工将享有使用悍马品牌的权利并获得其关键高级管理层及营运队伍。而据记者了解,腾中重工只是获得了悍马品牌的使用权,悍马的制造技术仍归悍马所有。一位业内专家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虽然通过并购“获得”品牌无可厚非,但必须警惕品牌的主导权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产生的后遗症。
冯小青指出,并购企业实施产品与技术拓展战略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或涉及到业务转型,需要开拓新的领域,实行多元化经营;或为控制他人新开发的具有重大市场应用价值的专利技术;或具备强大经济实力,利用手头资金开拓投资渠道。他说:“当目标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实力而这些知识产权对并购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时,就可以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而直接占有新技术或品牌,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战略得当是关键
“并购加剧是中国向发达国家迈进的必经阶段,但市场的复杂性等太多因素决定了并购之路并不平坦,尤其是旨在获得知识产权的并购行为,战略运用得当才是关键。”冯晓青指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一般而言,企业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目标主要是获取海外销售渠道、规避贸易壁垒、获取重要原料能源来源、降低生产成本等等,而获取发达国家企业研究开发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企业应当充分考虑上述目标能否通过并购实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针对并购中的知识产权策略,冯晓青强调,进行知识产权调查是其中重要环。“就专利而言,并购企业需要了解现有专利技术与自己产品关联性,通过专利文献检索途径弄清楚目标企业专利技术现状和在同行业竞争者中的地位;就商标而言,需要评估目标企业的商标形象与品牌资产价值,以决定在企业并购后目标企业原商标的走向,进而在整合并购企业商标战略后决定商标使用策略取向;就商业秘密而言,需要了解目标企业现有商业秘密的范围、内容和其他企业开展商业秘密许可贸易情况,以及采取保密措施等情况,以确定商业秘密的价值和应采取的对策;如果目标企业是软件类型的高科技企业,著作权问题更加重要。”冯晓青强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符国群也指出,并购是个系统工程,并不是交易完成就意味着成功,还需要在市场管理、开发和服务以及相关资源的整合和技术人员的配备上都下好功夫。
“企业获得目标知识产权后,还必须对所获知识产权进行有效运用,特别是许可等形式的投资活动,从而获取比并购的支出大得多的利益。”冯晓青强调。
如果把并购比作一场战争,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得当无疑可以攻城掠地。而如何运用好这些策略,对很多中国企业而言,则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前行的过程必定是知识产权战略娴熟运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