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 e路航商标战真相个中探究

  达能、娃哈哈、海信、王老吉、加多宝、苹果、ipad、唯冠……“商标”俨然成了商海中的“珍珠港”,围绕商标爆发的战争此起彼伏、轰轰烈烈。行业知识产权亦纠纷不断,且愈演愈烈,从假冒伪劣、商标侵权,再到恶意抢注、商标投机,方式不断变换。

  维权之路曲折、艰难,但2012年,似乎都迎来了春天,王老吉之争、ipad之争已尘埃落定。GPS导航领域中曝光率极高的“e路航”商标纠纷之争也有了突破性进展。2012年6月,经国家商标局核准同意,GPS明星品牌“e路航”注册商标由橡果国际转让给广东远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为了e路航商标的专用人。

  回顾之前,e路航商标在挈领GPS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被动地招惹了一些纠纷和麻烦,一度被推到相关媒体报道的风口浪尖。本报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这起商标战中,谁是贼?谁又贼喊抓贼?背后故事起起落落,倒也精彩万分。

  夯实产品 领跑行业—成功的品牌孵化机制

  近期,e路航商标的纷争和纠葛,让公众的视线陷入模糊,对这个商标归属的判断发生了疑问。这个商标到底是谁的?之后又发生了什么?要拨开迷雾,还得先了解这个商标的产生和历史沿革。

  其实,E路航早在2005年就已诞生,系由品牌孵化的专业平台橡果国际一手打造。2005年初,橡果国际看好中国的汽车设备市场,决定打造一款橡果国际自有的车辆导航设备品牌,很快,办公桌前的讨论和决策就迅速转为行动力,橡果国际成功的品牌推广运营方式迅速完成了“e路航”品牌的初期孵化,e路航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杂牌丛生的汽车导航行业小有名气的品牌。2006年初,橡果国际出品的e路航导航仪正式上市,优质的产品体验感配合井喷式推广,使得橡果国际“e路航”导航仪在GPS领域反响极好,很快,e路航品牌就开始领跑中国导航产业。

  考虑到该品牌知名度已在逐步攀升,橡果国际早在2005年底就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了“e路航”商标的注册申请。

  商标注册遭遇阻挠,商标转让面临空头支票

  然而,在中国现行的商标注册体制下,存在着一个让商标注册申请人极为无奈的程序——商标异议程序。法律上,对于能够提出商标异议的申请人几乎是不设置任何条件限制的,换言之,在公告期内,任何人即使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或没有任何证据,都可以向申请注册的商标提出异议。而这种异议程序又会直接阻碍并长期拖延商标的注册。这就给了一些心怀杂念的商家有机可乘,不断通过异议拖延时间。

  e路航就很不幸地遭遇到了这样的阻扰。

  e路航一路飘红的销售业绩,诱惑了一些唯利是图的厂商铤而走险,趁机大量仿冒或阻挠橡果国际的商标注册路程。2009年香港华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华峰)的境内公司深圳华利隆汽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也加入了通过提异议的方式阻挠橡果国际注册e路航商标的队伍。但因为其异议毫无道理且缺乏证据,国家商标局最终裁定驳回了该异议,核准了橡果国际的商标注册申请。

  眼看异议不成,香港华峰实业有限公司即改变策略,提出与橡果国际进行品牌合作。橡果国际一向对品牌合作持开放、欢迎态度,这次也不例外,面对香港华峰的合作需求,橡果国际以欢迎、友好的姿态与香港华峰结为了合作伙伴并签订了合同。但记者了解到,在实际执行中,香港华锋除在合同签订初支付了10%的定金外,在整个合同履行期间,再也没有按照原来合同的约定向橡果国际支付过任何款项。香港华峰借着合同开始大肆使用e路航商标,达成了其自己的愿望,却只给了橡果国际空头支票,并无兑现合同款项的任何行动。橡果国际向香港华峰交涉无果,最终无奈根据协议约定,解除了协议。

  时间差异揭开“抢注”纠纷谜底

  本起商标之争的纠纷焦点之一,是围绕着“商标抢注”问题而展开。华峰公司曾大肆宣传其最早使用e路航,认为橡果国际抢注其商标。

  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需要关注的疑点:橡果国际向商标局提出e路航商标申请的日期为2005年12月。记者在香港公司注册处综合资讯系统 (ICRIS) 的网上查册中心(http://www.icris.cr.gov.hk/csci/) 查询,结果显示:香港华锋实业有限公司系成立于2007年8月21日,公司编号1160166。再向有关部门查询后发现,香港华峰实业有限公司的境内公司深圳市华利隆汽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为2008年9月9日。香港华锋及其境内华利隆公司的成立日期均远远晚于橡果国际提交e路航商标申请的2005年。

  记者又发现,香港华峰实业有限公司在官方登记的成立日期为2007年8月,但在其官网及对外声称中,却称其系成立于2005年,称其已使用e路航商标长达八年之久。事情真相是,华峰公司早就知道e路航品牌诞生于2005年,华锋公司为了赶上这个时间,竟连成立日期都可以篡改。华锋于2007年在香港成立后,明知无法在大陆申请注册e路航,便利用商标的地域性,于2008年在香港地区对“e路航”商标进行了注册,然后对外声称香港华锋已成功注册e路航品牌等等,显然是在混淆视听。华锋的此举并非国内首例,但事实总是胜于雄辩,究竟是谁抢注了谁,相信明眼人已看出个中端倪。

  品牌塑造无捷径,商标维护仍需更给力

  从“王老吉”到这次的“e路航”,此起彼伏的商标纠纷,一方面显示了民族品牌市场认知度和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也让国人深刻认识到企业在市场上培育和保护品牌的重要性。

  对于本起案件,行业内不少企业表达了各自的意见,绝大多数企业认为,树立品牌应脚踏实地,借商标投机“傍名牌”、“搭顺风车”、“钻空子”或许可以节省一定的品牌塑造费用,利用知名企业的品牌优势获得短期利益,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毫无补益,并会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到头来只会误人害己。

  但不得不提的是,在这场商标博弈过程中,橡果国际却一直处于被动和无奈的局面:商标申请过程中屡遭非善意的阻挠,诚意合作,期待双赢,但却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由此可见,行业企业在做好产品,开拓市场的同时,对商标、品牌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必须提到相当的高度,不要给投机者可趁之机。对已经发生的、形成事实的侵权行为,要积极的寻求法律途径,对侵权者进行严惩,加大其违法成本,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共同打造行业市场竞争的良性风气,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信橡果国际的遭遇,中国很多商家需要引以为戒,也是经营商标发展中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难题。如何能够在商标申请过程中,避免各种非善意的阻挠,又如何在合作时设置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条款,相信这将需要商家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Tags: e路航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