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随着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商标纠纷案也不断增加。对此,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俊表示,商标意识,法律意识乃至于国际竞争意识的薄弱,加之市场竞争白热化,商标纠纷案不断增加。
以下为对话全文:
凤凰财经:怎样才能不被恶意抢注商标?
王俊:回答这个问题是姚之队,不是有一个叫姚之队的吗,姚明吗?
姚之队其实也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当初姚明刚刚被NBA筛选过去的时候,他们就成立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姚之队做什么事情呢,他对这种特许加盟,对姚明形象,姚明的姓名,还有非常著名的投降,姚明小平头变成剪影的那种,是选择性的,在一些战略布点上,商标有很多类别,商标总共有45大类,有1万多种有名商品,这个当中选出战略关键的,先去申请注册,这是商标布局,这是一个,权利先行,如果你不去主张权利,是没有权利的。
第二个如果发生假冒的,傍名牌、傍名人的现象,就是要发动全面的,有的时候是法律的诉讼,有的时候是舆论的公关,这个也是需要的。再有如果发生具体的冲突,这就要从具体的个案,或者到商标局进行审议,如果别人有强注的,他首先把疑义掉,这是最简单的,疑义就是还没有生效,要疑义掉很容易,如果他已经是生效了再去疑义,这就非常困难了,像爱马仕就是这个例子,爱马仕中国人已经注册2年了,2年以后再去注册,规定程序已经走完了,叫做及时维权。
凤凰财经:就是一定要重视。
王俊:对,必须要重视,对国内的民族企业也好,对跨国公司也好,都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重视,这是最重要的,自己重视不够,那你不能怪政府护短。
凤凰财经:法律其实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作为企业来说,他更应该去重视这个事情,至少会少一些麻烦。
王俊:对,这个是我们唯一能够达成的共识,如果得出唯一能够确定的,刚才你讲了这么多案子,都是商标意识,法律意识乃至于国际竞争意识,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意识,这个必须亟待加强,已经到了市场竞争白热化,这个对中国和跨国公司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