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上个世纪80年代我家购买的天津产缝纫机的品牌。牡丹”承载了我对婆母的浓浓思念情愫,见证着我家生活的变迁和发展。
牡丹”花开我家正值1984年前后。那时,婆家住在老华新自建平房旧址的简易房,我婚后一直和婆家住在一个院落里。我闺中就不务正业”,偏爱缝缝剪剪修修补补”,婚后仍痴心不改,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初为人母后更加上瘾。妙手生花”的我处处施展才华”,儿子小时候的穿戴无不彰显著我飞扬的思绪。这里绣个花那里加个边,家里家外到处都是我的用武之地”,锦鱼”挂门框,彩鼠”绕床行,蝴蝶”翩跹舞,各种布艺玩物充斥在我们简陋温馨的房间里,以至于亲朋家孩子都爱来我家玩,时不时发生作品”丢失事件,我非但不恼反而窃喜,作品”被欣赏何尝不是快事,无人喝彩那才叫悲哀呢!鼓捣这些作品”时,婆家没有缝纫机,很多时候我都要把裁剪好的布片拿到哥哥家去做,这被心细的婆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那些日子,厂里准备在旧址上盖新公房。原来自建的旧平房厂里按价补贴一定数量的现金,拆下来的砖石木料也能卖一些钱。七拼八凑后婆婆手里有了一笔资金,竟然自作主张给我买了一台牡丹牌缝纫机。
其实,我知道婆婆手里没有多余的钱购买当时还算是奢侈品的缝纫机,我也知道婆婆是怎样艰辛地独自支撑着这个家。地震失去了老伴,要强的婆婆体面地嫁女儿、娶儿媳,还有儿女尚待嫁娶,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我更明白婆婆是心疼因大地震成了孤儿的我。自1981年我结婚嫁到婆家,婆婆就把我当女儿待。冬天早早就把我的房间炉子生旺,每天把饭菜做好了等我。我更明白我们在乎的不是东西的贵贱,而是这份心意。崭新的牡丹牌缝纫机摆在眼前,我无语凝噎。牡丹”花开我家,我玩”得更加疯狂,今天用大人的呢子裤给孩子改个小风衣,明天把旧毛衣裁了给孩子做个茄克衫,旧物利用时髦又时尚,以至于玩”到参加单位组织的女职工巧手大赛,并获特别奖,上了报纸、电视。
弹指一挥间,20多年过去了,婆婆已过世多年,家也搬过几次,住房越来越大,摆设不断升级换代,唯有这承载着我与婆婆太多情感的牡丹”始终不离不弃相伴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