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在海口闹出“砒霜门”事件后,引起全国上下关注。新华社更是少见地连续对此事发表评论,同时新华社的重点栏目“新华视点”还专门派出记者,对“砒霜门”事件的几位核心当事人海南省工商局局长黄成模、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禄和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进行了采访。采访中,农夫山泉董事长告诉了记者另外一个更加让人吃惊的消息:更高一级的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第一份样品也是不合格的,钟睒睒坚称“砒霜门”事件是蓄意的,现在的检测缺乏完整的体系,所以要推动检测机构的立法。(见《南国都市报》12月6日报道) 
    真是旧惑未解又添新疑。“砒霜门”事件本来就是因为海南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初检结果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复检结果“打架”而引爆的。海南省的检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还没弄清楚,钟睒睒的一席话不免让人又生出更多更大的疑问来:既然更高一级的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第一份样品也是不合格的,为什么后来的检测结果却合格了?复检过程中到底还发生了什么?这里边有太多的疑问需要解开。 
    1、如果钟睒睒所说的这个更高一级的检测机构指的是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那么第一次检测出来的那个不合格样品的检测数据与海南省的初检结果是否一致?如果数据一致,至少说明复检送到北京的样品与海南省初检的样品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那么人们就要怀疑,送到北京的复检样品是不是与初检不一样?如果不一样,是不是被人动了手脚?谁动了手脚?在哪动了手脚?各种可能显然都存在,现在不好定论。 
    2、既然到北京复检时检测出来的第一份样品是不合格的,为什么农夫山泉所有的产品最后复检的结果都是正常的,这个不合格的样品是什么?这个不合格的检测结果为何最后被放过了?又是谁放过了这个不合格的检测结果呢?显然现在没有人说得清楚。 
    3、农夫山泉怎么对检测内情掌握得如此清楚?是检测部门主动通报还是另有渠道?钟睒睒为何要主动对媒体披露一条让人对复检结果生疑,同时也是对农夫山泉产品不利的重要信息?莫非他手中还握有更多复检的内情? 
    细数“砒霜门”事件的来龙去脉,尽管海口工商局早早就认了错,海南省工商局马上成立了调查组,海南省工商局长黄成模也出面回应并公开表示应该检讨,但我认为,我们离真相还是遥不可及。因为在“砒霜门”事件中,整个检验检疫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两次检测都在这个系统内进行,而因为整个检验检疫系统上下的沉默,外界至今对两次检测的实情及细节一无所知。而钟睒睒的一席话,让我对原本还有几分信任的复检结果现在也充满了怀疑。 
    怀疑归怀疑,如果整个检验检疫系统不公开回应,不公开细节,海南省工商局的调查组恐怕最多只能查清抽查送检时是不是有人对农夫山泉的产品动了手脚,要想查明两次检测结果之间为何不一致,绝非易事。 
    有报道说,农夫山泉方面已经报警,但愿警方强力介入,能撬“砒霜门”事件的重重疑团,让真相早日大白于天下。                                                                                               (马上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