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锦乐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毛巾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七十多年的长河中,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使“皇后”毛巾在家纺的行列中,享有一定的声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在近几年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皇后”还是巍然屹立。
上海锦乐纺织装饰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锦乐织造厂,它开创于1934年,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帝国主义列强从军事、经济、文化上侵略中国,日本商人生产的“铁锚”牌毛巾全面占领了上海市场。以“三友实业”为龙头的民族资本家在当时“抵制日货”的爱国热情的影响下,由余益甫,余葆三开办的锦乐织造厂诞生了。
当时锦乐的厂址在岳州路,开业时有毛巾织机30台,被单织机60台,并具有产品前、后处理的多种简陋设备,职工300多人,成为当时较有规模的毛巾厂。
1934年锦乐厂生产了取名“63双面印花毛巾”的产品,该产品选用高档原料、高支纱、高密度、产品紧密交织、坚牢耐用,在当时属高档产品,在选择商标时,资本家为了使产品能挤进竞争市场,吸引消费者也真是煞费苦心。正好当时厂内有一个印花女工容貌端正,秀丽,全厂称她为“锦乐皇后”。老板受到了启发就把“皇后”用作为商标,在1937年5月1日向国民党政府商标局进行了注册。皇后毛巾问世之后得到了用户的欢迎,畅销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和香港、新加坡一带。
建国以后,“皇后”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全厂职工誓为祖国争光,为企业争荣誉,坚持了“质量第一”的理念,在工艺、操作、设备及企业管理上都作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使“皇后”品牌得到了继续保持和发扬,皇后毛巾在云贵川地区及港澳地区的华侨中留有很深刻的印象。
在文革期间“皇后”被看作四旧而改名为“工农”牌,而少数民族地区很有意见,他们设法到缅甸边境,向商人高价套购“皇后”毛巾,他们用“皇后”毛巾做包头巾,贵州省布依族流传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姑娘要出嫁,由于买不到“皇后”毛巾,不能更换新的包头巾宁可推迟婚期,直到买后再行婚礼。因此国家民族委员会将皇后毛巾列为民族产品。
1976年后锦乐又恢复了“皇后”商标,1979年国家重新颁发了商标注册证,使“皇后”又恢复了青春。在八十年代多次获得了纺织工业部优秀产品、上海市优良产品、上海市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1989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锦乐毛巾厂由上海市毛巾被单工业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肖特吉有限公司及英国利东资产有限公司四方合资成立了上海第一家家纺产品的合资企业,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到1996年产值做到了近亿元,是“皇后”毛巾历史上的最高点。
最近几年,由于时代的变革,老产品的“63皇后”毛巾被新的“皇后”毛巾取代了,皇后毛巾又衍生了许许多多子孙加入了这个大家庭中。如:经编朦胧印花毛巾、素色螺旋缎档毛巾、提花割绒绣花毛巾、素色提花印花毛巾等等。在产品的结构上、花型上及颜色上都有了新的创意。“皇后”毛巾手感柔软、质地蓬松、图案精细、色彩丰富,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皇后”毛巾不仅在外观及使用方面不断进行完善,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还在功能方面进行了开发,品种有竹纤维毛巾、负离子毛巾、抗菌毛巾以及涤锦超细复合纤维的清洁巾。这些产品正越来越受到时尚人们的青睐。
近几年来,锦乐人不断进行自我否定,自我完善,新产品层出不穷,使“皇后”品牌能延续到今。锦乐的年青人有决心,要继续不断地创新,前辈留下的品牌决不能在这一代丢失,他们有责任让“皇后”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