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对“商标”这个词很陌生,虽然生活中总免不了与商品打交道,但很少留意商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日趋丰富,在经历了一次“教训”后,自己对“商标”不仅不再陌生,而且还格外关注起来。
那年,我在滨江道购物街的一个商厦里看中了一件皮衣。皮衣的价钱不便宜,要2800元,接近我半年的工资了。可那优美的款式、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质地,还是让我没有犹豫就买下了。起初,一切感觉良好。可随着穿着次数的增多、年头的加长,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当时我按说明书上的要求,小心、仔细地为皮衣做保养,当我给皮衣擦上夹克油后,没想到那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皮质变得又挺又硬,如走了油性的老塑料没有了光泽,再穿上身,当初的美感荡然无存。花了半年的工资,只穿了两三个冬季的“宝贝”成了“鸡肋”。懊恼之余,忍不住翻看是什么牌子的?哪个厂家出的?从此便开始了对“商标”的关注。
关注的结果如何呢?自己真的得到了不少益处。例如那年家中买第一台冰箱,当时别人向我推荐“可耐”和“雪花”两种品牌。经过斟酌,自己选择了“雪花”,而舍弃了以样式豪华为特点的“可耐”。事实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当姐姐家那台和自己同时间买的“可耐”时不时地“闹点情绪”“罢工”时,自己的“雪花”却皮皮实实的一用就是十几年。
实践让我知道“商标”是商品的名片,商品存在着差异,性能不同、技术不同、品质不同,对“商标”的挑选就是对商品优秀品质的挑选。基于这种了解,我不会赶时髦追风,人云亦云地追捧那些所谓的“新潮”和“时尚”,而是一往情深地把感情倾注到那些“过硬”的商标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诚信意识的加强,一定会涌现出更多“过硬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