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4月26日,上海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新任副局长吕国强在“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此前媒体宣传的“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法”,仍然处于调研认证阶段,暂时无法出台。
盗版160余万册地图
19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在“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2008年本市十大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包括:“华联超市”诉“世纪华联超市”不正当竞争纠纷、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米老鼠”商标PVC标贴等案件。其中“邵某等人非法复制销售盗版上海地图案”,被认为是建国以来最大的盗版地图案件。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被告人邵金根伙同邵展成等人,非法复制由上海市测绘院编制,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上海城区交通图》、《上海市郊道路交通图》、《上海城市交通图》等地图共计160余万册。
“专利质押融资”是难题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能够用自己的专利向商业部门贷到款,解决资金困难。为此,上海在浦东新区展开了试点: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先向知识产权部门申报专利质押融资项目,由知识产权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给出意见,然后由市金融办委托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企业贷款额度最高为200万元,放贷期限3年,要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后才能生效。
此前在上海市一知识产权联席会议上,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这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法将在3月底出台,并惠及全市的中小型科技企业。
19日,吕国强表示,“专利质押融资”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尽管对这个课题,知识产权部门前后调研了一年多的时间,仍然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法”风险较大,暂不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