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助推启东农产品

 “恺峰”紫玉米、“新友”水产品、“东疆乐”丰水梨……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农村,一些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农副产品,在贴上品牌商标后,身价倍增。 

  近两年,启东市全面实施“商标兴农”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在各大展销会上,从以前的“龙套”跑成了“名角”。 

  品牌下出“金蛋蛋” 

  3月4日,惠萍镇白港村的周锡章一家忙着给梨树涂上石灰硫磺液。“这是用来预防果树‘黑心病’的。”老周乐呵呵地说,去年,5亩梨园给老周一家带来3万元收入。 

  “贴上‘东疆乐’品牌,我们的优质梨昂首阔步走进上海滩,每公斤的价格是传统梨的5倍左右。”惠萍镇农民经纪人胡殿兵告诉记者,去年梨子成熟时,要货电话响个不停,仅从他手中销往上海的“东疆乐”丰水梨就有5吨多。 

  “东疆乐”品牌只是启东市众多农副产品品牌中的一个。“启明星”牌甜叶菊打开了国际市场,“和合”牌菠菜、绿花菜、青椒、西红柿、豇豆等上了日本人、韩国人的餐桌,“陈公”食用芦荟、仙人掌等在江苏名优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信得过产品”。2006年以来,启东市农副产品商标注册量每年都超过30件。截至目前,启东市共有198件农副产品注册了商标。 

  龙头舞动产业链 

  “农”字品牌带来了魔方效应,架起了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如何让产品更上档次?在积极鼓励、指导涉农龙头企业、特种农产品经营企业走农业产业品牌化经营道路的基础上,启东市又以“龙头企业商标农户”的模式,合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 

  方源快冻、恒昌隆、恺峰等农副产品公司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四青作物,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菜农的亩收入达到3500元左右。圆陀角牌调味品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带动当地4000多农户种植小辣椒。 

  新友水产品公司对传统的水产品加工方法进行现代化开发,拥有“新友”品牌六大系列6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日、韩等10多个国家。 

  政府力撑“保护伞” 

  从单纯的注册商标,到培育发展一批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启东市的农业商标已跃上了新的台阶。但是从总体而言,生产种植规模小、深加工技术落后、特色不明显等仍成为制约全市农副产品品牌发展的“瓶颈”。  

  “无论龙头企业,还是普通农户,商标意识都已深入人心。当前重要的就是整合并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启东市农工办农业产业化办公室陆为忠表示,今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启东市已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倾力扶持“东疆乐”、“恺峰”等品牌,放大品牌效应,提高优势农产品品牌资源共享度,有效提升启东市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Tags: 农产品  助推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