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为什么还能获得政府奖

      几天前还是众矢之的,转眼间又成为政府表彰的楷模——在百度身上出现的这种悲喜两重天,难道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继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之后,百度近日再获北京海淀区金额为100万元的“中国驰名商标专项奖励基金”,一家制假传假的互联网公司,就这样被一些衙门正了名。

  100万元人民币并不算多,对百度而言更只是九牛一毛,但既然是荣誉性质的奖励,我们就必须讨要一个说法。

  如果说,百度没有发生后来那档子事儿,没有被中央电视台揪个正着,单凭百度在中国网络搜索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居高不下的人气,“百度”品牌肯定“驰名”。东窗事发后,百度在全社会更加驰名,可惜驰的是“恶名”。

  既然如此,笔者不禁疑惑,北京市海淀区给百度奖励的理由是什么?执意把纳税人的钱颁给百度的人还有是非道德观吗?

  至今未见那些表扬百度的衙门给出说法,笔者不妨在这里做番推测。

  近三年来,百度几乎以打滚儿的增速获取巨额盈利,在我国的搜索引擎市场上占70%左右的市场份额,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搜索引擎巨头。而作为互联网巨头,它在北京市海淀区恐怕也是个纳税大户,给当地的GDP增收不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有财政奖励性扶持当然也少不了这些“功臣”,以此鼓励其继续“加大投资、争创品牌”,创造更多的GDP。

  如果政府部门奖励企业的标准是这些的话,那在丑闻风头上与百度无两的三鹿奶粉是不是也要当地部门用财政基金奖励一下?三鹿是个老牌的知名国企,根正苗红,其财务报表和上缴的税收在河北省内也是相当的漂亮!

  但相信当地政府部门不会也不敢这么做,因为全国的老百姓不会同意,上千“肾结石娃”和他们的亲人不会答应。

  对于奖励,我们的观点一向是“能者得之”。能者,仁义道者也。作为“国家的公仆”,政府有关部门鼓励扶持的企业必定也应该是对得起人民大众的、在整个社会上有较好声誉的企业,评判的标准除了要有漂亮的业绩报表,还包括品质、荣誉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很明显,百度实在担当不起这样的荣誉,屏蔽三鹿问题奶粉负面新闻的做法已经让它直不起腰,恶意制作虚假信息欺骗社会的行为更让其公信力荡然无存。更让人不可接受的是,事后的百度不仅没有道歉,还花言巧语地百般狡辩,着实让国人看到了它的真面目。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部门还给百度颁奖,这出闹剧恐怕连三岁孩童都会觉得蹊跷。

  我们期待着有关各方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Tags: 百度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