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1月2日,武汉的文峻律师就“精武鸭脖”商标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复议,这意味武汉和天津之间的“精武鸭脖”商标争夺进入“决战”。八成网友表示:这是本不该有的“争端”,企业应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精武鸭脖本来就是武汉的”
上世纪80年代末,武汉精武路上的居民在自家门前做鸭脖子生意,因其独特的口味受到大家喜爱。时至今日,武汉的精武鸭脖全国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前些年,武汉少数鸭脖子商户申请注册精武商标时,才发现天津人已抢注了“精武”商标,其保护的商品范围涵盖29大类鸭产品,但没有“鸭脖类”。到2005年,天津公司才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增加“鸭脖类”。
对于天津争夺“精武鸭脖”,很多网友觉得可笑。荆楚网东湖社区网友“湖北一起发展”表示:武汉精武鸭脖早已扬名国内外,天津不知凑什么热闹。“精武鸭脖”回归武汉理所当然。网友“楚天风”调侃说:这年头,流行山寨向正统叫板。网友“清风满吴钩”则建议“地方政府要支持,坚决抗争到底,拿到自己的品牌”。
“没有法律保护意识 就要付出代价”
商标纠纷历来都有,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从已有的案例看,都是抢注商标的主体占得先机,因为他们是受法律保护的。事实正在使用的、受到大众认可的“商标”要想夺回已注册的商标,获得法律认可,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财力的代价。网友“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一次又一次的商标纠纷,表明武汉人的商标意识和自我保护太差。大家要真正的做到“吃一堑 长一智”。网友“老丹”则表示:该是人家的,就服气地给人家。遵守游戏规则吧,谁也不会相信眼泪。网友“phrosa”说,没有开拓精神、喜欢小富即安的企业就该让他们花钱买教训。市场经济,没有法律意识,舍不得花钱保护自己的品牌,就该被人“打假”。
还有部分网友示:这件事没有讨论的必要,哪里做的好吃,就吃哪里的。好口碑不是靠抢就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