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一市民创商标传奇 或是酒企为注册商标“排雷”

  7年前,投资2000元;7年后,获利近50万元。

  这个创富传奇不是发生在股市,也不在房地产和赌玉市场,而是注册了两个字的文字商标。http://www.yznews.com.cn/

  值得一提的是,这商标并非抢注著名或驰名商标打擦边球,完全是原创,除了转让时在QQ群做过广告外,没有做过任何宣传。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商标,为何能卖出近50万元的高价?记者找到了卖掉这件商标的市民黄先生。

  7年后获利近50万元

  “上个月,我那件商标刚刚在国家商标局转让成功。”在一家知识产权事务所工作的黄先生介绍,“今年3月份,我和对方就签署转让协议。”

  由于黄先生与对方签订了保密协议,所以请记者不要在报道中出现商标的名字。

  资料显示:这件商标注册时间在2005年,国家商标局核准下来在2006年。

  “这个商标的两个字与奥运会冠军有关;选择注册酒类,因为酒类与比赛有关联性,都含有激情的关联成分。”黄先生说。

  黄先生注册酒类商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酒类企业是高利润行业,花几十万买商标,是有可能的事情;低利润的传统行业,这个机会则小得多。

  商标注册成功后,黄先生在网站挂了出去,要价100万元。不久,四川一知识产权公司表示有兴趣,但双方在价格上有较大分歧。

  商标的转让洽谈时断时续。今年3月份,四川这家知识产权公司再度表达了购买意向时,黄先生决定脱手。当年投资2000元的商标,7年后,获利将近50万元。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酒类企业受到很大影响,酒类消费不可能像过去一样红火,及时脱手是比较明智的。”

  神秘买家一直未露面

  与以往商标转让不同的是,这次对方要求与黄先生签署了一个保密协议。根据保密协议,黄先生不得向外透露商标的内容和交易对象的名字。

  到目前为止,虽然商标转让出去了,但黄先生无法确认真正的买家是谁,也不知道这个商标会以怎样的方式使用。

  “对方直接将钱打到我的账户上,而且一步到位,非常爽快。”黄先生介绍,“可以肯定的是,对方已经找到了下家,而且收到了超过我们交易额的订金。”

  可能为注册商标“排雷”

  据了解,商标交易过程中,真正的买家一般不会直接出现。一方面因为中介机构要赚取中介费用;另外,真正需要的买家,也担心见面后,商标持有人会坐地起价,让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出面,更有专业性。

  前天记者采访时,黄先生查询国家商标局网站,发现四川一家酒企正在申报注册一个酒类商标,且其中两个字与他之前卖掉的商标完全相同。

  黄先生猜测,幕后买家可能担心商标文字内容相近,注册申请时被商标局驳回,所以事先将近似商标买下,为注册申报“排雷”。

Tags: 扬州  酒企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