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内法院受理相关案件 任洁 制图
昨日(20日),重庆市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5年来重庆市境外知识产权案件状况进行发布。
据分析,此类案件中,本地企业作为被告的案件多,败诉也多,胜诉比例仅占5.88%,而且15起对方胜诉的案件中,重庆市企业作为被告的为12件。
重庆市高院民三庭负责人蒙洪勇提醒我市企业,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诉讼技巧。
案例
卖假冒派克笔
公司侵犯商标权
去年年底,派克公司在重庆“打假”时发现,重庆某百货公司在销售假冒的派克笔。随后,他们请求法院判令这家百货公司立即停止销售侵犯“派克、PAPKER”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并
赔偿派克公司11万余元。
百货公司称,所卖的派克笔是通过正规渠道进的货,来源合法;对于派克笔是真是假,事先并不知情,自己已尽到了
审查义务。
最终,重庆市一中院成功调解此案。
法官分析:销售商侵犯商标权的问题应引起本地企业高度重视。
英国派克笔公司诉上清寺某公司商标
侵权纠纷系列案中,均存在销售商侵权问题。这些案例提醒销售商,交易中应注意审查商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是否是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或者有相关授权,应通过合法渠道进货,审查商品价格是否合理,并保管好相关的合同、票据。
案件特点
根据分析,重庆市境外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如下特点:
一,案件总量不多,也无明显增长趋势。
二,因素较单一。
三,“系列案”数量较多,侵权纠纷案件比例大,且均为侵权纠纷案件,无合同纠纷和不正当竞争、垄断纠纷。
四,外方当事人作为原告的案件较多,外方当事人胜诉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