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15 汽车配件“打假”何日不再难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又要来了,全世界的目光又再度集中在“假冒伪劣”产品上。作为“假冒伪劣”重灾区的汽车零部件,随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对它的打假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虽然国家的相关部门和一些大企业组织了数次针对假冒伪劣零部件的打假活动,但是收效甚微,而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汽配市场的问题由来已久,要想彻底治愈尚需时日。

    据了解,目前汽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主要有三种,即正产件、副产件、假冒伪劣件。一般而言,正产件是由汽车厂家授权生产的品牌配件,副产件虽不是由原汽车制造商生产,但是也是由正规零配件生产厂家生产,其产品的各项安全指标也合乎国家标准,两者在产品质量上没什么大差别。第三种就是一般而言的假冒伪劣产品,他们要么直接假冒知名厂商的商标、厂名厂址或厂商指定的零配件供应商;要么虽然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商标和厂名厂址,但产品上却标注知名厂商产品的零件编码,由于这些零配件是专用不可替代的,所以这些产品仍具有假冒性质;要么干脆无厂名、厂址、商标,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这些零部件均由非正规厂家生产,安全技术指标不达标,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正品、副品、假冒品混杂于市,加大了打假的难度,而追究假冒零部件大行其道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价格。许多车主明知道不是正牌产品,但都心甘情愿地购买,因为正厂件与副厂件或假冒件的价格落差非常大。

    由于这些配件价格相差悬殊,价差往往要达到两三倍,受利益驱动,一些经销商和维修企业不惜铤而走险,低价购进假冒伪劣配件。这客观上为假冒伪劣配件提供了生存土壤,并且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生产、销售产业链;而一些消费者则是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认为东西都差不多,没必要花那么多钱买正厂产品。

    一方面汽配供应商与经销商、维修厂之间多年建立起来的利益同盟关系,很难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的教育也需要时间,这就注定了汽车零部件打假之路任重而道远。

    那么,购买假冒伪劣零部件产品究竟有什么危害呢?

    据了解,在汽车的非关键部位,如果使用假冒伪劣零部件,因为产品质量差可能只是会影响使用,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但是如果关键部位使用了假冒伪劣零部件,危害就大了,比如说刹车片、减震器等,一旦出了问题就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引发很严重的后果。此外,假冒伪劣配件的售后服务也没有保证。

    可喜的是,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假冒伪劣”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引起了重视。杭州市自3月1日起正式实施《杭州市机动车维修业管理条例》,明确了机动车配件经销实行质量保证追溯管理制度,汽车配件设置防伪标签的条形码,并规定保证期内同一故障两次修理不好,应当转厂修理,并承担相应费用,通过为汽车配件建立身份证,对配件从源头到流通进行全程监管,让假冒伪劣产品无处遁形。

    每年的“3.15”总会掀起一股“打假”热,但是汽车零部件的打假并不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更多业内人士人为国家主管部门应制定出一个长期有效的政策,从源头根除假冒伪劣汽车配件,从而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Tags: 不再  打假  汽车配件  关注  何日  3.15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