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维权岂是一个难字了得

    新闻提示 

    据世界品牌实验室报道: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与之相对的是,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却依然淡薄,尤其是对商标海外注册问题重视不足,给一些国外经销商或国际职业商标炒家抢注其商标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专门抢注中华老字号商标的网站和“老字号商标转让公司”。因此,增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海外商标注册的预警和维权机制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王致和”、“狗不理”等中华老字号企业海外维权的背后,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是,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已逐渐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企业海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迟来的商标

    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5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狗不理”近日成了天津市民关注的焦点。

    继今年年初将“狗不理”餐饮服务类商标从日本抢注方收回后,日前,经过协商,天津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以“象征性的转让价格”再次将其产品类商标使用权从日本另一公司收回。

    此外,天津“桂发祥”在加拿大被抢注、“飞鸽”在印尼被抢注,这两起案件都是通过提起行政异议的方式追回了在国外注册商标的权利。

    “抢注”制约海外竞争力

    在“王致和”、“狗不理”等中华老字号企业海外维权的背后,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是,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已逐渐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企业海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虽然在逐渐增强,但仍远远不够,据世界品牌实验室调查显示,在“中国500个最具价值的品牌”中,有近50%未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注册,在欧盟的未注册比率高达70%以上。

    2007年9月10日,在厦门召开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上,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监管处处长程萌指出,近几年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中,大量商标在海外被抢注,是企业需要频繁进行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的最直接原因。

    一旦商标被海外企业抢先注册成功,就会给被抢注商标企业的产品在当地设置障碍,使中国产品不能以原有的商标进入当地市场,从而达到阻止中国企业进入该国市场的目的,保护了自己的原有市场。有些海外企业甚至直接通过向被抢注商标的中国企业索取高额商标转让费获取暴利。

  商标保护须未雨绸缪

    在应对商标被国外公司抢注的问题时,我国企业显然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企业基于诉讼成本和证据收集等因素的考虑,都不愿将诉讼作为首选策略,实际上,许多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以协商、和解的方式追讨被抢注的商标。

    而且,像“桂发祥”、“王致和”、“狗不理”一样通过诉讼或协商来维护其海外商标权益的也并不多,有一部分企业选择了沉默以对,有些甚至为此放弃了部分海外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专家李明德教授表示:“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普遍情况是,缺乏前瞻意识和长远规划,生意拓展到哪里才去哪里申请注册商标。所以,企业不该一味抱怨海外商标被抢先注册,而是其‘现用现申请’的商标意识给对方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国企业加强商标的国际注册显然是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的重中之重。专家认为,就企业而言,对知识产权进行预警和防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具体防范到什么程度,对企业来说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经营策略问题,要适时根据长远的发展规划来落实商标的海外注册,因为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来追讨企业在海外被抢注的商标,都要付出人力、物力、财力的代价,而且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与其这样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在跨出国门之前,企业先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Tags: 一个  维权  海外  了得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