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驰名商标认定的必要性判断

2013-06-05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 评论: 点击:
核心提示:原告英特尔公司诉称,“INTEL”商标是该公司的注册商标,也是该公司的简称和商号,具有极强的显著性,已成为中国相关公众耳熟能详的驰名商标。

  [案情]原告英特尔公司诉称,“INTEL”商标是该公司的注册商标,也是该公司的简称和商号,具有极强的显著性,已成为中国相关公众耳熟能详的驰名商标。英特尔公司发现,被告因特佳公司未经许可在其生产的打印机硒鼓、墨盒等产品上以及公司网站域名和英文名称中,使用了“INTELJET”、“inteljet”等文字。英特尔公司认为,因特佳公司的行为不正当地利用了英特尔公司驰名商标的市场声誉,淡化了英特尔公司的驰名商标,给公司造成了损失。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因特佳公司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

  [评析]本案的争议焦点之一是,“INTEL”商标是否有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必要。目前,我国司法实践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坚持“严格条件、个案认定、被动保护”的原则,所谓个案认定原则,就是加强对跨类保护必要性的审查。凡能够通过一般商标侵权或其他途径予以救济的,则不进行驰名商标的认定。那么,如何考虑驰名商标认定的必要条件呢?

  我国普通商标侵权判定规则主要体现在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即“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构成商标侵权。由此规定可以看出,一般的商标侵权需要两个构成条件:属于相同或类似商品;属于相同或类似商标。其中,商品类别的相同或近似是判定商标侵权构成的前提和基础,商品类别要件要求必须在商标注册使用的商品类别范围内进行比对。如果一个普通商标通过使用而在其注册使用的商品类别外也产生了足够的商誉,就可能构成驰名商标,只有在这时,对商标权的保护才不需要考虑商品类别。

  那么,如何认定商品类别的近似性呢?混淆可能性是判定商标侵权的核心。例如,沙拉酱和花生酱是否属于类似商品?对比具体过程如下:功能:均为营养品;用途:均用于佐餐调味;生产部门:均属食品加工生产企业;销售渠道:以超市、食品店零售为重要销售渠道;消费对象:价格相仿,均为大众消费,均无特殊群体需求。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沙拉酱与花生酱虽然分属《区分表》中的不同类别,但应当认定为类似商品。

  具体到本案,被告生产、销售的涉嫌侵权商品是硒鼓、墨盒,与原告主张的第22522号“INTEL”商标核定使用的微型计算机、微型控制器、微处理机在《区分表》上分属不同的类别,但是,商品种类的判定仍然要从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综合进行分析。两相比较,功能:前者为打印耗材,后者为智能控制装置;用途:前者用于打印、复印、传真等用途,后者用于计算机、控制器、处理器等方面;生产部门:前者属于电子耗材生产部门,后者属于储存器、控制器、智能仪器等生产部门;销售渠道:前者主要通过耗材商店、超市等销售,后者主要通过门店、电脑城、品牌公司进行销售;消费对象:前者主要为办公类的机关、企业或者个人,后者与前者虽存在部分交叉,但二者价格差别较大,在消费层次上有明显差别。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应当认定为不相类似商品,因此本案有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必要。(来源:人民法院报)

Tags:驰名商标  
责任编辑:武汉商标注册
用户名: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验证码

评论总数: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用户注册 - 电子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