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七大景区的第41类商标被抢注,不管是否有惊有险,无疑已对桂林景区名称的商标保护敲响了警钟!
杭州人注册桂林的景区商标,着眼点其实还是在桂林。无论是北京的拍卖公司,或是商标抢注者,其实都希望桂林方面有所动作。桂林人在旅游方面的精明全国闻名,这次,该如何应对精明”杭州人的出招?
景区名称商标,能炒”多高
据广西桂林市工商局负责商标申报的负责人透露,现在注册一个商标,一个类别只要1000余元,但有价值的闲置商标交易价格一般都标到了好几万元。按照新商标法的规定,只要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注册商标,并且按照申请在先原则。因此,旅游景点商标受到一些职业商标投资人的青睐,甚至出现了炒商标一族。在一家商标类网站,记者看到,九寨沟”曾以120万元叫卖,以香格里拉”为名的商标,转让费开价已达200万元。
从杭州人苗渤鲁的种种行为来看,其实他就是一个商标炒家。
7个桂林景区名称商标,总投入不到1万元,但是拍卖的底价已达到23万元。哪怕仅有一个以起拍价拍卖成功,前期投入成本就可全部收回。
桂林各景区景点名称商标,到底价值几何?目前还没有人做过准确的评估。但是,一方面是仅1000元左右的注册费,一方面却是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投入、营销形成的品牌积累。
相信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养大的孩子,最后却成了他人获利的钓饵”。
品牌掠夺”在桂林能否成功
在网上搜索可以发现,杭州人苗渤鲁对旅游景区的抢注,并不是头一遭。在此之前,他已将江浙一带不少景区名字的商标第41类注册。这次北京拍卖会,他就把手上的杭州六和塔”商标一块起拍;而他抢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也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
分析苗渤鲁等人的抢注行为,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相同的轨迹———他注册商标成功后,已对数家旅游景点提起了诉讼,要求对方停止商标侵权,并索赔一定金额。至于侵权的最主要内容,则是景区方在景区内开展了诸如表演、碰碰船之类的娱乐休闲项目。
从苗渤鲁抢注的桂林7个景区的经营特色来看,各景区内都开展有一些娱乐休闲项目。这些,具备了苗渤鲁所认为的商标侵权”基本要素。也许,某一天,苗先生也会状告桂林某个景区构成了商标侵权”。
但从苗先生及他们这家杭州公司的董事们所言可以看出,他们其实最希望的,是桂林方面与我们联系”!
正如桂林商标专家黄苏理所言,这些具有浓郁桂林地域色彩的景区名称商标,一旦到了外地,第41类商标”并不能产生多大效益,其最大的效益产生地还是在桂林!
桂林人去抢这个商标,价值就高;桂林人不要,苗先生可能也只好拿去做象鼻山麻将室”。
因此,桂林不少业内人士在分析这场拍卖会时,都预测流拍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杭州人苗渤鲁是精明的,他看中的应该不仅仅是眼前的商标效益。对于桂林而言,当日后要进行旅游整体包装却受到商标被抢注的瓶颈时,可能多少会有点芒刺在背的尴尬。
黄苏理认为,桂林的景区商标,是桂林的财富,如果运作得当,完全可以把第39类旅游类商标,在旅游界舞”出一朵花,甚至成为驰名商标。
保护性注册”亟待实施
其实,对于桂林旅游界来说,对景区商标的抢注事件应该不陌生。由桂林环城水系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经营、管理的两江四湖”项目,几年前被同是出自桂林的漓江鹿”抢注。环城水系”认为权益受损,马上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异议,以使用在先”为由,要求撤销对方抢注的商标。
记者查询相关信息发现,即使是桂林人认为景区名称的核心价值商标、第39类旅游类商标,在国家商标局的注册公告中,象鼻山”、芦笛岩”、伏波山”、叠彩山”这些景区名称(或象山”、芦笛”等类似名称)都是空白!虽然旅游发展总公司于2004年曾经对一批景区名称商标提起过申请,但从查询到的信息看,有的是在待审中,有的是正在复审中,有的可能还从来没有提起过申请,但无一通过了正式注册。
记者注意到,同样是桂林著名景区的七星岩,桂林市七星景区管理处已提交了第41类商标的申请,但仍然是待审”。
在杭州人苗渤鲁等人抢注的七大景区中,倒是古东瀑布”和月亮山”、大榕树”的39类旅游类商标,已分别被桂林古东旅游有限公司、阳朔县园林管理所注册成功。有意思的是,杭州公司对这两个景点抢注的第41类商标名称分别是古东森林瀑布”和阳朔大榕树月亮山”。
有业内人士针对此次抢注事件发表看法桂林的景点名称,相当有价值,应该重视保护性注册!注册一类商标只不过1000多元,全类注册也不过五六万元,使用10年后才需要续展……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好自己的商标权,为什么不做呢?”
桂林市工商局商标广告科商标管理负责人苏江炎也认为,桂林旅游行业对景区的商标保护、品牌意识,都还显得薄弱。桂林市旅游界专业人士指出,商标意识淡薄,不仅是桂林,也是目前全国景区发展经营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各类旅游景区景点商标知识产权注册保护的只有10,以致给一些企业和个人有可乘之机。要保护好旅游资源及品牌,就必须注册商标,只有通过寻求商标专有权的法律保护,才能避免被抢注的厄运。
可喜的是,桂林政府和相关企业已对商标战略”开始重视。据了解,目前各大景区的旅游类商标都在申报过程中。不管这场PK结果如何,但新的动作,意味着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