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西湖藕粉”引发品牌之忧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查表明,市场上一些西湖藕粉”添加了马铃薯粉、木薯粉等淀粉,充当藕淀粉,却没有标注。记者采访发现,作为传统名牌,西湖藕粉”这张金名片”陷于无人防守”尴尬。

  专家认为,这一现象说明,一些企业不珍惜品牌资源。

    真假藕粉

  杭州市质监局开展的专项调查中,有三家西湖藕粉”企业被列入黑名单”,其中杭州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630克装桂花莲子西湖藕粉,其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为21.7%,不到达标规定值一半,涉嫌掺杂掺假。据查,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是从安徽等地购入劣质原料藕粉添加马铃薯粉、木薯粉加工的。

  浙江省藕粉地方标准规定,调制藕粉应该以纯藕粉为主要原料。

  杭州西湖藕粉厂董事长任志灿说,正宗的西湖藕粉应该是纯藕粉,但目前市场上有些藕粉添加了其他成分,却打着西湖藕粉”牌子叫卖。

  相关专家认为,西湖藕粉”这个传统名牌市场准入度不高,只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就可以使用这个品牌。 

    市场需规范

  按照正宗西湖藕粉”工艺,鲜藕经过清洗,粉碎,除渣,洗涤,沉淀,过滤,干燥工艺加工制成藕粉,每100斤鲜藕只能产出约8斤藕粉。

  一些专业人士认为,要建设全国统一的产品标准,须从源头规范藕粉市场。

  据了解,杭州市质监局查处的藕粉企业是因为不符合浙江省藕粉地方标准,但存在同样问题的外省企业却不受浙江省地方标准制约,可在杭州销售。有的本地企业因为不达标受处罚,但一些纯藕粉含量更低的外地产品却可以占据市场。

  专家说,西湖藕粉这个传统名牌的保护可以参照西湖龙井”,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杭州市民吴晓燕说,西湖藕粉”是一块金字招牌,应该好好保护。首先要从厂家品牌意识和行业自律做起,严把质量关。任志灿认为,最重要的是对西湖藕粉”实行原产地保护”,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设置统一的品牌和商标证明标志。

  杭州三家村藕粉厂总经理车纪芳说,杭州有50多家藕粉生产厂家,还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这给外地藕粉进入提供了空间。藕粉原料价格可以有5倍到6倍之差,如果再添加马铃薯粉、木薯粉等淀粉,西湖藕粉”的价格差别会非常大,不按照浙江产品标准,掺杂其他淀粉的藕粉一多,对严格按规定生产的正宗西湖藕粉来说,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殷鉴不远

  通过国家标准制定,原产地保护,加大监管等方法,可以统一准入门槛,突出品牌优势,使这个行业更为规范。但这些只是技术问题,关键是企业的观念和发展思路要加快转变。

  西湖藕粉面临的问题反映出我国一些企业还停留在通过短斤缺两弄虚作假,或低价恶性竞争,赚一些低端加工环节的钱。

  传统品牌自己不珍惜,就给他人留下空间。据了解,国内发生过外资收购中华老字号”,并冷冻或经营品牌再高价回售给中国案例。1999年,联合利华收购北京传统名牌京华茶叶”,通过冷冻”被收购品牌方式,为其立顿”品牌开路。直至2007年,北京二商集团从联合利华手中回购该品牌,但在市场上消失了9年的京华茶叶,丧失了原来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浙江大学经济学家贾生华教授说,中国企业及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类似西湖藕粉现象,在加工制造业上精益求精,更要有品牌意识和责任心,珍惜并做大做强中国传统品牌。

Tags: 品牌  杭州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