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丰收的喜悦
又是盛夏水果飘香之时,贵阳市出名的永乐乡艳红桃还没有上市,但水果批发市场、我市大小水果店、水果摊上却出现了大量的艳红桃”。这些桃子,都是久保桃等品种张冠李戴”的。
记者从南明区永乐乡了解到,远近闻名的艳红桃正面临着品牌保护的尴尬:被其他品种冒充、注册商标永”牌7年却鲜有人知、价格渐渐下滑……
正宗艳红桃没熟 山寨桃”处处可见
正宗艳红桃,3元一斤”……酷暑7月,贵阳市正值水果消费旺季。深受贵阳人喜爱的、又脆又甜的艳红桃”摆上了水果店、水果摊。这些桃子卖价从2.5元到6元钱不等。
现在水果贩卖的艳红桃全是假冒的,实际上都是久保桃、金艳桃”,上周日,南明区协农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龚道祥开车在贵阳市大小农贸市场转了一圈后发现,不少商贩将普通品种的桃子称为艳红桃,以求能卖个好销量。
在贵阳市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所谓的艳红桃”早已不是秘密。该市场信息部说,6月份外地桃子就上市了,贵州本地桃子7月份才上市。由于艳红桃名声在外,口感好,受消费者欢迎,农民为了销路,通常将其它桃子当成艳红桃卖,这部分桃子的销量占整个市场桃类的三成。
记者在市场上走访时发现,除了外观、颜色差别较为明显的青桃和水蜜桃以外,其余外观类似艳红桃的桃子都被商家冠称永乐乡的艳红桃”。
在南明区的永乐乡,挂着桃子的大片大片的桃林煞是惹人喜爱。有多年艳红桃种植经验的龚道祥指着树上的艳红桃说,桃子上的红点才膨起,果实膨大还没有到位”,正宗艳红桃要在7月底8月初才上市。
七年前就注册了商标
艳红桃是1995年从北京引进贵阳的品种,因南明区永乐乡的气候、光照条件十分适宜艳红桃生长,因此永乐乡艳红桃水分充足、含糖量高、口感好,在贵阳市和全省都十分有名,被评为贵州省优质农产品称号。
冒充艳红桃四处泛滥,为何不注册商标?记者在永乐乡政府了解到,实际上,2003年,永乐乡的艳红桃就注册了永”牌商标。但是,这个商标的知晓率却不高。
7月14日,在永乐乡采摘桃子的多名市民称,艳红桃很出名,但他们来永乐乡多次采摘水果和蔬菜,都没听说过艳红桃还有商标这回事。
艳红桃注册当然是好事,可以不怕别人冒充”,在艳红桃种植大户夏祖全的果园里,夏祖全告诉记者,他的艳红桃主要是通过游客采摘和客商上门批发销售,不用费什么力气,每年的艳红桃都是不愁卖。乡里的果农大多如此。
不过,夏祖全告诉记者,他觉得这些年商标并没有派上用场。艳红桃在本地就很好卖,有没有并不影响销路”。
永乐乡主管农业的副乡长孙林介绍,乡里有5000多亩艳红桃,种植农户上千户,每年艳红桃为每户果农带来了1.5万元-10万元的收入。
孙林表示,确实存在着商标宣传欠缺的问题,导致很多人并不知道永”牌。艳红桃目前基本供需平衡,很多农民认为,艳红桃不愁卖,有没有商标无所谓。
缺乏统一标准 商标难以推广
在永乐,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这边果农将没有成熟的艳红桃出售,马路对面的果农却坚持只卖成熟的桃子。
大家都是各种各的,各卖各的,缺乏统一标准,就算有商标也不好推到市场上去”,龚道祥说。
果农们说,永乐乡的艳红桃不像外地桃子是大批量生产,它产量不大,都是各家各户独立种植,现在也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管理粗放,虽然口感不差,但是从外观和个头上来看,却是参差不齐。
我们也希望艳红桃能够统一批发到上海、北京去,为大家带来更多效益,可是现在果子的外观都不统一,没法拿到外省去”,夏祖全说。
记者在永乐乡看到,一些艳红桃种植户将没有成熟的桃子开放采摘,供市民们购买。市民们在买到桃子后,却纷纷表示桃子不甜,味道淡,怀疑是否真的艳红桃。这部分果农向记者表示,这样做,是为了避开8月份集中上市的高峰期,抢一个先机罢了,并没有什么不妥。
相隔一条马路的果农,却不急于销售没有成熟的艳红桃,想等到成熟时卖个好价钱。
现在永乐乡有9个果蔬协会,农民们形成组织,为合作社的形式,帮助大家统一农资、统一销售等等。龚道祥所在的协会目前有100多位会员,大家都种艳红桃,现在无论是种植还是销售都是各自为政。桃子销路太好,很多果农确实想不到品牌推广这一层。
以现在艳红桃没有统一标准的状况,马上贴上标签,等于砸了自己的招牌,龚道祥说。
热销背后有隐忧
艳红桃不愁销路,多年以来,永乐艳红桃就是一块响当当的生态农业招牌。然而,近年来,其价格不知不觉间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艳红桃在1998、1999年时,可以卖到一斤五、六元钱。而现在,艳红桃名气越来越响,价钱却只有3元钱左右,算是个怪事。
艳红桃是晚熟桃,上市比早熟桃如久保等晚了一个月。受其它桃子的冲击很大”,夏祖全说,很多其他品种的桃子冒充艳红桃销售,而口感又比不上艳红桃,对真正的艳红桃形成了威胁。
真伪艳红桃加在一起,产量变大后,价格就开始下降,现在的艳红桃从价格上并没有体现名牌农产品的优势。
记者从五里冲批发市场了解到,所谓的艳红桃”中,除了一些外地桃子外,也有不少产自永乐乡。
为了尽快遏制桃价下降这个趋势,今年,永乐乡一些果农联系海南、广东客商,准备将艳红桃打入省外市场,以缓解本地市场的压力。
商标推广:需要多方努力
桃文化节办了许多年、艳红桃名声也日渐响亮……,那么,如何打响永”牌?永乐乡方方面面也在思考。
商标这个事,政府应该多宣传,让大家都知道我们有这么个商标”,果农杨思刚认为,如果让果农自己在桃子上贴上标签,工序麻烦,肯定会影响销售期,利益将受损失。这些事情,最好还是交给政府多动动脑筋。
一些果农提出建议,也许发展订单农业会是保护艳红桃品牌的一条新路。订单农业意味着大批量生产、统一管理,这样一来,必定会逼”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能为商标推广打下坚实基础。这时再贴上商标,大家心里都有底气。
政府不能代替市场行为,推广‘永’牌,市场化的公司运作会比较合适”,孙林表示,这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事情,单靠一方的努力,很难将此事做好,需要政府、农户、合作社共同的努力,大家齐心协力,打响永”牌。下一步,永乐乡将举办桃王大赛”,部分合作社也正在开展公司化运作,希望能为商标推广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