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标新闻
- 路琰
2010-03-29 09:04:52
- 环球人物
打假刻不容缓 制售假药比贩毒利润大!
|
2010年1月21日,北京市10年来最大的假药案在宣武区法院开庭审理,李治国等4人因销售假药945万余元,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起诉。无业人员杨艳丙,是李治国的另一个合作伙伴,负责生产假药。
制售假药比贩毒利润还大!”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刑侦支队队长康涛在整理案卷时不住地对记者感慨。
2010年1月21日,北京市10年来最大的假药案在宣武区法院开庭审理,李治国等4人因销售假药945万余元,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起诉。检方根据该团伙销售账目统计发现,共有1.7万余人购买了他们的所谓特效药。
警方对李治国的调查取证确实不易,从开公司到卖假药,李治国一直用李杰”这个假名,连他的下属都是在案发后,才知道老板的真实姓名;更有甚者,都在公司干了二三年,还不知道有李治国这么个人存在。
2006年,李治国开始带着天门老乡李彬销售药品。两年后,他向另一个老乡借来身份证,在北京市丰台区注册了杰诚天下商贸有限公司,自己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并委派李彬分管公司财务及药品的货源运输、配货。李治国慢慢铺开网络,正式走向制售假药的职业生涯”。
身为团伙核心人物”的李治国,平日里并没什么派头,他住在普通的居民区,穿着随意,有货送到公司楼下,他会和工人一起扛着箱子上楼,周围的邻居没人了解他的真面目。
无业人员杨艳丙,是李治国的另一个合作伙伴,负责生产假药。按李治国的要求,2007年6月,他在通州区上营村租下一个平房院。在配齐了生产假药所需的毛刷、刀子、筛子、纱网、空胶囊、空药瓶、中药粉末、装胶囊的两层有机塑料模板及一种名为优降糖的西药后,他们的生财计划”便正式运转起来。
每次,只要李彬等人发来订单,杨艳丙就会忙起来。他先把优降糖压成粉末,随意混入中药粉末,再用筛子筛掉其中的大颗粒,将这种混合粉末撒到有机塑料模板里,上下一合一压,一排胶囊就制成了。之后,杨艳丙会将胶囊装入空药瓶,贴上商标,连同说明书,装进李彬提供的药品包装盒。他们给这种药”起了5个不同的名字──络维胰、胰速康、协和降糖灵、活力素、糖必康。
为打开销路,李治国专门拿出数百万元资金制作药品广告,不但吹嘘其由正规厂家生产、对久治不愈的糖尿病有特效”,还打出协和”字样,使不少消费者产生误解。这些广告不仅出现在多家省市级报刊上,还在国内多家卫视台播出,时间锁定在中老年受众集中的早间时段。广告无一例外都用醒目的字体标出热线电话,以引导感兴趣的消费者咨询或购买,电话的另一端,则是受过严格训练的话务销售员。
在李治国公司工作的许多话务员,最初并不知道公司的生意有猫腻,可干了几天后,就察觉到不对劲:有心者将公司所售药品的生产批号拿到网上一查,发现它们都是假药。可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对此进行举报。负责审讯的警官告诉记者,这些年轻人刚走出校门,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在李治国的公司里卖药,按销售数额拿提成,多的一年能赚十几、二十万元,自然舍不得放手。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制售假药的利润比得上贩毒,而相比贩毒,风险又小多了。李治国一伙人手段不可谓不高明。他们制售的假药成本十分低廉。以每万粒胶囊500元、每个空药瓶0.35元、每60公斤中药粉末350元计算,每瓶药的成本不过1.1元左右。杨艳丙将这些药以每8瓶2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李彬,李彬再一转手,按1360元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服用8瓶”卖出,前后一倒手,价格翻了近7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