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工商局对全县农产品商标注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普查,了解到从1990年以来,20年间全县共注册农产品商标34件,涉及粮油、蔬菜、山货加工等方面,但真正成气候的并不多,只有6件在当地小有名气,仅占注册率的18%。而连本地人也不了解的有19件,占注册率的56%。可见农产品商标注册的市场效果并不理想。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粮食在内的所有农产品全部进入市场化。农民除留一部分自己食用外,其余的农产品基本上都要上市交易。因此,为了使自己所生产的农产品卖的远一些,卖的价钱好一些,就必须走品牌之路,而为自己所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不但可以保护好自己的产权,而且可以打出品牌,甚至成为名牌。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率正在逐年上升,也越来越引起农民的重视。但是注册之后该如何做,该怎样巩固与拓展市场空间,却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宣传不到位。对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之后,该不该进行宣传和如何宣传,不少农民认识并不到位,他们仍然认为酒好不怕巷子深”,用不着宣传,以至于连本地人也不知道哪些农产品进行了商标注册,叫什么品牌;其次是相关标准不配套。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以后,如何提升其品质,按照无公害绿色标准来生产、加工,这一方面仍然做的很差,无法配套,以至于无法提升注册商标后的农产品整体质量;再有就是包装与标识标注不健全。一些农民在为自己的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后,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包装、如何设计标识标注,只是把商标束之高阁,一放了之。
因此,要使注册商标真正成为农产品的一张名片,在注册成功之后,还要做许多工作,比如继续提升该产品的质量与品位,组织科学的标准化生产;如何做好宣传工作;如何设计好商标标识、包装;如何进行保鲜运输等等,只有把后续工作都做好了,才能取得注册后的效益,才算得上是成功的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