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山药“地标”保护陷困境

   
    2009年11月30日,瑞昌山药”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这标志着江西瑞昌山药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两年,伴随瑞昌山药价格逐年攀升,以次充好的山寨版瑞昌山药”逐年倍增,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山药的品种参差不齐,不少商贩打着瑞昌山药”的旗号大肆销售,九江县、武宁县等地有也诸多克隆的瑞昌山药”。

  瑞昌市农业局一负责人表示,瑞昌山药虽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但却没有正式实施。而除了瑞昌山药,江西的南丰蜜橘、黎川茶树菇和乐平花猪也同样取得了地标”。为此,江西秦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正尉表示,江西也应通过立法来保护地理标志。

  瑞昌山药飞出山沟的金凤凰

  根据资料记载:瑞昌山药号称江南人参,原产于瑞昌市南阳乡一带,种植历史悠久,明代时就是瑞昌重要的物产和药材。

  刘堂顶,瑞昌市最大的山药种植户,因为种植山药贡献突出,当选为瑞昌市政协委员。

  瑞昌山药协会副主任李俊科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像刘堂顶一样,瑞昌市农民有延习祖辈做法种植山药传统,但受种植技术束缚,种植的面积很小,多半属于自给自足,进入市场的很少。2002年,瑞昌山药被省农业厅认定为优质农产品,由此踏上新的发展阶段。同年,经瑞昌市委、市政府批准,瑞昌市绿源山药开发中心”和瑞昌市山药协会”相继成立,负责推广瑞昌山药”品牌。

  2006年8月,在九江市工商局和瑞昌市工商局的帮助下,瑞昌山药”证明商标成功注册。

  2008年,瑞昌山药”获商务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联合举办的2008中国首届绿色食品博览会参展产品银奖”和江西省第四届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畅销产品奖。

  瑞昌山药售价从几年前的8元/公斤到现在市场批发价20元/公斤,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瑞昌市农业局副局长何中军告诉记者,种植山药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法宝”。2009年,瑞昌市山药种植面积近2万亩,总产值突破3亿多元,远销北京、上海、武汉等10多个省市,并进入韩国、日本超市,成了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瑞昌山药不论是从品牌还是从口味都已获得消费者认可。

  山寨产品冲击瑞昌山药品牌

  瑞昌一山药商贩表示,伴随着瑞昌山药”品牌逐渐确立,山药价格也在逐年攀升,一些不法商贩却开始从中寻求商机,从外地购进山药冒充瑞昌山药”进行销售。一些慕名购买的顾客,在上当受骗之后,开始对瑞昌山药”这一品牌产生质疑。

  何中军也坦言,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山寨版山药贩逐年增多。

  瑞昌一山药商贩刘好表示,有些本地商贩从外地购进淮山药,但打着瑞昌山药”的品牌大肆销售,这样一来,瑞昌山药”的品牌就成了一些不法商贩赚钱的幌子,瑞昌山药”品牌也因此遭质疑。

  在南昌市政法机关工作的宋宏洋告诉记者,他有一次去瑞昌出差,家住瑞昌的同学向他极力推荐,瑞昌的山药味道好,便带回来了几箱,但吃起来却感觉与别的山药口感没什么两样,因此对瑞昌山药”的品牌大打折扣。

  淮山药和瑞昌山药本身品质不一样,有些经销商会用瑞昌山药的盒子包装淮山药,外地人很容易受骗,这样无形中就会使得消费者对瑞昌山药品牌的不信任。”刘堂顶对此现象很是担心。

  1月28日,记者在瑞昌市兵马垄附近的山药街走访发现,市场上的山药品种参差不齐的现象严重。从事山药批发的张芳告诉记者,他们店不卖外地山药,一般都是从瑞昌山药种植基地进货。而有一些商贩也看到了山药供不应求的商机,从湖北等地购进大量的淮山药冒充真品,这种山药外表和瑞昌山药相似,但味道却相差很大。

  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张芳特意找来了淮山药给记者看,不管是从外形还是内质,的确很难甄别。

  张芳告诉记者:淮山药进价一公斤才10元左右,瑞昌山药进价则在20元左右,这也是经销商获利的主要手段。”

  瑞昌山药地标”保护实施难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山药品种和产地,主要有江西瑞昌市产的瑞昌山药,河南等地的铁棍山药和淮山药等。由于山药对土壤、气候要求非常苛刻,所以不像其他农产品那样普遍种植,这也正是其珍贵之处。

  在九江市场上,许多商贩打着‘瑞昌山药’的旗号进行贩卖,外地人知道瑞昌山药,但并不知道如何去辨别瑞昌山药与外地山药,因此很容易受骗。”何中军表示,针对这种现状,2008年,瑞昌市农业局开始着手向农业部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对瑞昌山药这一品牌进行保护与推广。

  记者了解到,2009年11月30日,瑞昌山药农产品地理标志成功获批。瑞昌山药”成为江西省山药种植地域中,惟一一个成功申请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山药品牌。

  何中军说,申报成功后,农业局将通过瑞昌市山药协会对种植户进行宣传,让商贩和市民了解和掌握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概念。这样一来,今后瑞昌山药的包装上将会印上农产品地理标志”,既维护种植户的利益,又可以提升瑞昌山药的品牌效应。

  江西省农业厅工作人员陈绪告诉记者,在新疆吐鲁番,葡萄一直是当地颇具特色的农产品,但由于缺乏保护,侵权假冒现象非常普遍,致使吐鲁番葡萄及加工制品葡萄干一度受到严重损害。自从吐鲁番”葡萄、葡萄干注册为地理标志后,侵权现象逐渐减少,吐鲁番葡萄的生产加工终于走上了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然而,随着瑞昌山药的价格逐年攀升,山寨版的瑞昌山药也在不断增加,虽然成功申请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但保护一直未正式实施,如何发展瑞昌山药成为当地政府的待解难题。

  农副产品地标”保护不容乐观

  我国于1999年发布《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开始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工作试点工作,2005年修订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目前,我国已有700多个产品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江西农业大学李保同教授表示,目前国内农副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与国内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相比,人们对于作为保护农副产品纯正血统”和身份证明”的地理标志知之甚少,尤其是一些生产者、经营者和销售者普遍存在着误解,认为农产品用不着进行商标或地理标志在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事实上,地理标志作为代表产品原产地和品质的标志,同时也是一种质量标准,而普通商标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更主要的是,我国在地理标志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软肋”,已成为制约地理标志保护的瓶颈。如在地理标志的注册管理方面,工商、质监等不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管理权限的重叠,形成商标权与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打架”的局面。

  律师建议江西立法保护地标”

  针对江西省农副产品原产地保护的窘境,江西秦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正尉表示,地理标志作为地方特色经济的特色品牌,能够为区域品牌产品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和无限商机,同时也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独特作用。

  据他介绍,有关地理标志的法律法规,《商标法》、《农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一些部门规章中均有涉及,但没有一部专门的地理标志立法,全国只有陕西出台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方政府法规——《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目前江西的南丰蜜橘、黎川茶树菇和乐平花猪等取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江西在全国有名的农产品还有很多,但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很少,因此,要加大这方面的宣传与保护意识,出台相关的立法保护地理标志尤为重要。

Tags: 江西  
责任编辑:
Sha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