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浙江地板行业大哥,一个是中国地板界一哥,虽同在一个行业,平时却很少往来。最近业内传出消息,“升佳”和“圣象”搅进了一场知识产权专利纠纷。昨天,记者赶到浙江升佳集团一探究竟。
卜林海,升佳集团董事长,做了12年地板。
升佳大厦9楼,在门外就听到卜林海在办公室大声讲着电话,看来是个直爽的人。
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文件,《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通知书》,抬头写着:杭州森佳木业制造厂(法定代表也是卜林海,专利属于森佳);被起诉方写:林德威、圣象集团有限公司;最下面的时间写着2009年12月25日。
专利产品 市场发现“克隆板”
“地板这个行业真的很不规范!”卜林海反复提到了这句话。
2009年1月份,随着公司的专利越来越多,卜林海找了律师、技术人员等5人成立了公司的维权小组。2009年年初,公司有技术人员在成都出差时发现圣象卖的实木结构地板好像侵犯了升佳的知识产权,回来就向卜林海作了汇报。
2009年6月,维权小组成员又在杭州佳好佳居饰商城发现个体户林德威销售的圣象地板跟自己的专利产品很相似。
2009年12月10日将民事起诉状提交给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5天后,法院发来民事案件受理通知书。
“作为中国第一品牌,我觉得圣象没有带好头。”卜林海说,“前几天,我接到对方相关负责人的电话,问是怎么回事,之后就没有再联系过。”
据卜林海介绍,“混合结构实木复合地板”2001年公司就在原复合地板基础上做的研发,为的就是提高产品性能。2004年获得专利授权,专利号是ZL03256842.8。2005年,该产品就出口美国市场,销售一直不错,近2年在国内也开始销售。
在民事起诉状上,记者在诉讼请求一栏中看到,升佳要求第一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800万元。
卜林海向记者解释说,赔偿费用他们是去查了圣象截至2009年6月出售“侵权”地板的数字后决定的,“比如每平方米地板他们售价160元,成本是120元,这40元利润就是他们非法所得,我要求他们赔偿的就是非法所得这块。”
规范的市场  付出应有所回报
“我觉得所谓行业规范就是让付出有所回报。”卜林海深刻地记得,2年前美国337调查,国内18家地板企业败诉,从此“地板锁扣”这一地板连接技术只能花巨额买国外企业专利。
“2001年,我就开始申请专利,现在总共有22项专利落袋。”卜林海说,行业要规范,行业领头羊最先应该以身作则,不侵权,同时也要用专利维护自己的权益,不仅为自己也是为了整个行业规范。
“国内地板企业,申请专利的不多,但今后这是保护企业的一把大伞。圣象是全国行业领头羊,很多地方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知识产权官司打起来可能会拖很长时间,但这个官司我一定会打下去。”卜林海说。
圣象:已提请专利无效
随后,记者试着联系圣象集团相关负责人。向对方说明情况后,圣象集团总台一位女士告诉记者,昨天是圣象集团年会,所有领导都去参加年会去了,她没有任何一位领导电话,甚至连办公室主任的电话她都不知道。
几经波折,记者打通了圣象集团总裁助理陈大南先生的手机。陈先生表示,他们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专利无效审核申请,也已经被受理。“这种事情我们碰到得很多了,我们也希望企业间有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圣象也会用法律途径保护自己。”陈先生表示,现在事情结果如何还有待相关机构部门审定。
“对于所有事情,我们只会第一时间做个表态,升佳曾经有专利最后被审核无效。”陈先生说,不排除有些企业为了宣传炒作。
圣象集团官方网站显示,圣象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木地板企业,连续13年同类产品销售第一。2009年,圣象品牌价值增至78.15亿,排在中国品牌价值第90位。
据升佳透露,开庭时间或在农历年前。(张妍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