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船会将成首件非遗商标 文化商标背后经济利益

2010-08-03 来源:南湖晚报 作者:郑小梅 殷家怡 汪慧华 谭琪学 评论: 点击:
核心提示:网船会,流淌的运河民俗,近日获批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网船会,流淌的运河民俗,近日获批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嘉兴市莲泗荡风景区管委会旗下一公司将网船会”字样以及图案申请注册成商标,前些天已收到国家商标局的受理通知书。网船会”有可能成为嘉兴第一件非遗”商标。 

    民俗也可以成为商标?工商部门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没有民俗商标”这样的分类,但是,把具有地域民俗、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内容注册成为商标,确实是近年来商标注册申请的风潮之一。风潮背后是什么?风潮卷过又会发生什么? 

    开闸”放行  抢注成风 

    商标刮起地域文化风”的动因在于,2001年新修改的《商标法》对个人注册商标开闸”。以南湖区为例,截至2000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只有11件商标。2001年之后,南湖区的商标数量以每年300多件的速度递增。 

    个人注册商标热潮导致了抢注风”。嘉善的西塘”、海盐的南北湖”、滚灯”等字样和图案就被外地多家企业和个人注册。炒商标”成为很多人发家致富的捷径。 

    浙江省嘉兴市工商局南湖区分局市场科科长沈惠龙对此深有感触:在商标注册方面,民众意识的觉醒和敏感,确实早于政府,操作也快过政府。” 

    眼看抢注风”愈演愈烈,从2007年开始,由政府下辖公司出面,集体打包注册了一批能够代表地域文化的商标,例如余新镇的曹王”,南湖区的子城”、梅湾街”、月河”等相继进入商标名单。那些尘封已久的古老传统和文化,开始被政府搜罗出来,比如,嘉善的送子来凤桥”字样也已成为商标。 

    文化商标背后的经济利益 

    这类能代表一定地域民俗、历史、文化的商标缘何受热捧?假设,把‘嘉善田歌’注册成商标,用在润喉产品上,这个商标在嘉兴一叫出去,别人就知道而且容易记住和接受,这对产品宣传非常有利。光广告费就能省下不少钱,而且很有亲和力。”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这也是抢注风”中的商标注册者特别看重这类商标的原因。对这类商标,他们待价而沽的时限更短,风险更小。比如,当地企业想开发这个润喉产品,想用‘嘉善田歌’做产品商标,那就只能买了。” 

    而网船会”之所以成为商标,源于嘉兴市莲泗荡风景区管委会的隐忧。2009年,王江泾镇政府举办首届网船会。到今年,这个民间庙会进入嘉兴市政府的视野,由嘉兴市政府出面主办,发展成为嘉兴市的重大文化活动项目,打出了中国唯一的原生态水乡庙会”的口号。 

    在这种情况下,莲泗荡风景区管委会考虑先把网船会”注册成商标。此前,他们已经拥有了刘王庙”商标。尽管这两个商标都还没有具体的产品,但要是被别人抢注掉,以后就麻烦了。”莲泗荡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由政府推动,挖掘那些散落于民间、乡间的地域文化,注册成商标,除了经济效益外,这也不失为一种保护、传承、弘扬当地文化的有益途径。”沈惠龙表示。 

    商标产品”才有生命力 

    记者调查发现,从注册类别来看,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商标,多为服务性商标,集中于第三产业,用于餐饮、旅游等行业产品上。近两三年,这类商标用在农产品方面越来越多。 

    流淌着约7000年文化的马家浜,从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考古发掘,一直到2005年,一名叫俞新良的马家浜村村民在旅游、餐饮等9个类别注册了马家浜”字样、石面图案作为商标,并用在了饭馆及鸡蛋上。其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属公司在注册马家浜”商标时只能避其道而行之。 

    代表嘉兴文化、民俗的地域商标掌握在谁手中,才能更好地彰显光芒?就拿‘马家浜’商标来说,如果它用在一家农家小饭馆上、走不出马家浜村,比起通过实力派组织的专业化运作,在挖掘、宣传、保护马家浜文化上,谁更有优势,这一点很明显就能看出来。”浙江省嘉兴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组织优于个人,政府可能是主要的推动力量。”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已经注册的地域文化商标很多处于赋闲”状态。商标一定要用在商品上,而且商品要与商标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吻合,有一定联想度,这样的商标才有生命力,才能成为城市名片。”市工商局南湖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Tags:商标  利益  
责任编辑:武汉商标注册
用户名: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验证码

评论总数: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用户注册 - 电子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