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化部长回应“端午被抢注”

2009-03-30 来源:财经网 作者:张艳玲 评论: 点击:
核心提示:3月26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首次对“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事件表态。
 
    3月26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首次对“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事件表态。蔡武认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等同于注册“商标”或“知识产权”。韩国把“江陵端午祭”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没有害处”。

  1998年11月,为抢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评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对当选者发放荣誉称号。当时规定,对“非物质遗产申报”,每个国家每两年只能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报,不占用国家名额。

  中国自2004年8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据蔡武介绍,目前,中国已经连续三次申报成功,拥有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四项代表作,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对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蔡武表示,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该节日传入韩国后,逐渐融入当地文化特色。经过在朝鲜半岛1000多年的演变,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有韩国民俗特色的活动体系。

  事实上,“韩国在其申报书中也说明了江陵端午祭源于中国的事实,这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没有害处。”蔡武如此告诉新华社记者。

  蔡武指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中,多国共享一项或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很多,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即为成功的例子。

  蔡武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只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性与共享性、文化遗产的流与源、中国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等因素,蔡武认为,对与他国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历史地看问题,分清源与流,要客观、要有胸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分别对待”
Tags:抢注  端午  
责任编辑:武汉商标注册
用户名: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验证码

评论总数: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用户注册 - 电子执照